派錢紓困見高低 港澳風水輪流轉
古人說,政之所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澳門派錢,香港亦派錢,不同的是,前者派得皆大歡喜,後者派得怨聲載道,歸根究柢,皆因澳門政府順民心,香港政府逆民心。
澳門行政長官崔世安上周發表任內第三份施政報告,宣布在豐盛盈餘下推出逾八十五億元紓困措施,包括向每名澳門永久居民發放七千元現金,非永久居民則派四千二百元,創歷年來派發金額新高,另外調高敬老金及加推多項減稅及免租措施。反觀香港坐擁二萬多億元財政儲備及外匯儲備,港府的所謂紓困措施卻只是小恩小惠,小修小補,兩地政府的施政態度和紓困力度大相逕庭。
「東方報業民意調查」顯示,三成三受訪者稱讚澳門政府做到以民為本,兩成三承認港人得個恨字,兩成二則覺得澳門政府派錢疏爽。對於港府派六千元派到一塌糊塗,四成八人批評港府受壓力才派錢,非真心紓困,兩成人直斥港府派錢亂七八糟,一成五更指摘港府守財奴心態,左度右度。
事實上,同樣面對歐債危機和外圍經濟不明朗,澳門政府當機立斷撥出巨款紓解民困,而港府則不情不願,一味做守財奴。調查顯示,三成六受訪者埋怨香港政府只識搵藉口,不想還富於民;兩成三人認為澳門政府施政能力比香港好;兩成一更直指港府無能,無信心面對危機。最諷刺的是,即使港府東施效顰學澳門派錢,也是拖拖拉拉,以致大部分市民至今仍未到手。
風水輪流轉,回歸前香港自覺樣樣比澳門好,港英政府更自稱「大哥」,然而時移勢易,如今的澳門後來居上,樣樣都遠勝香港。正如學者指出,澳門近年博彩業發展蓬勃,博彩稅收倍數增長,澳門政府取之於民、用之於民,所以能年年加碼派錢,增大紓困措施力度。反觀香港,雖然未必可以次次跟風派錢,但港府擁有充裕財政儲備可以彈性利用,有能力和條件及早規劃,處理長期存在的社會問題,關鍵是當局是否願意承擔。
香港為甚麼會淪落到如此地步?上述民調顯示,一成九港人認為香港已被澳門迎頭趕上,一成一則歸咎中央政府對香港放任不管,令形勢落後。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香港和澳門雖然同樣實行「一國兩制、高度自治」,而且只是一海之隔,惟兩地政府的管治能力卻是天差地別。澳門政府一屆比一屆好,強政勵治,政通人和,所以能夠集中精力發展經濟,改善民生;港府則一蟹不如一蟹,加上政客搗亂,社會陷入政治泥沼,內鬥不休,以致經濟發展不進反退。對於香港的種種亂象,港府固然要負主要責任,而中央政府袖手旁觀,恐怕也難辭其咎。
有人說,港府是一個「三欠」政府,「欠視野、欠承擔、欠理智」,可謂一語中的。在這種「三欠」政府的管治下,香港怎麼可能有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