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府扶貧得把口 匱乏窮人日日增

香港貧富差距冠絕全球發達經濟體,情況仍在進一步惡化中。香港社會服務聯會的調查推算,全港七百萬人口中,有一百一十萬人屬於匱乏階層,在三十五項生活必須條件之中,最少有四項未能負擔,涉及醫療、教育、住屋、食物等範疇。調查再次證明,港府管治無能,基層市民生活艱苦,已到了貧病交煎、三餐不繼的不堪地步。

在社聯的抽樣調查中,超過一成八受訪者屬於生活匱乏,而在負擔不起的生活必須條件之中,醫療佔最大比重,逾八成半負擔不起定期檢查牙齒,逾六成半負擔不起向私家西醫求診。教育方面,近七成六受訪者不能負擔購買課外書,逾七成負擔不起課外活動開支。另外,兩成人居所無足夠空間,逾半成缺少禦寒衣物。

香港是富裕社會,在高官歎紅酒、豪宅創天價的同時,基層市民卻要為最基本的醫療費、書簿費奔波,為買不起禦寒衣物發愁,這是「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典型寫照。此情此景,教人情何以堪?

調查還顯示,約四成受訪的弱勢社群,包括長者、殘疾人士、長期病患及新來港人士,均跌入匱乏之列。反映弱勢社群得不到支援,其中以長者貧窮問題更為嚴重。

哀莫大於心死,悲莫大於貧窮。港府扶貧不力,沒有長遠扶貧政策,才是問題根本。曾蔭權在最後一份施政報告中聲稱要解決貧富懸殊,結果只是再次搬出綜援出雙糧、公屋免租金等小恩小惠,這些一次過的派糖措施,只是甜一下嘴巴而已,對縮窄貧富差距起到甚麼作用呢?早前港府派發六千元,博取零星掌聲後,對改善基層困境又有甚麼幫助呢?

事實上,大部分匱乏人士都有就業,並無領取綜援,這說明在職貧窮十分嚴重,大部分市民沒有享受到經濟增長的好處。港府坐擁龐大儲備,本來正好用於扶貧,惟港府嫌貧愛富,寧可錦上添花,不願雪中送炭,例如交通津貼已提出多年,直到最近才由幾個區擴展至全港,但又要加上入息審查,令受惠人數大減。

本屆政府扶貧的最大「政績」,就是落實最低工資立法,高官聲言市民平均收入有所上升,沾沾自喜。其實,這不過是數字遊戲,收入雖有所增加,但在通脹狂升、百物騰貴之下,生活開支增加得更快,基層市民仍然度日如年。

更不堪的是,港府幾年前成立的扶貧委員會「講完就散」,至今不肯重設,只是將責任推卸到關愛基金了事。惟因關愛基金目標不明,收到的民間捐款遠低於目標,很快就會難以為繼。對於全民退休保障制度,港府未經公開諮詢,便藉詞社會不容易取得共識而全盤推翻,至於長者乘車優惠、廣東計劃等,只是聊備一格,根本無助解決安老問題。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曾蔭權政府上台七年,碌碌無為,亂象叢生,造成貧富懸距惡化,是謂不均;不少市民衣食住行有憂,生活沒有保障,是謂不安。日益高漲的仇富、仇官情緒,反映社會正處於動亂的邊緣。

「Money18免費即秒股票報價網站」現推出8升級功能,財經資訊,實時實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