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專欄
  • 王貽興
  • 若非高畑勳,我應該不會進場看《輝耀姬物語》。很多人入場是因為以為這電影是宮崎駿作品,其實它是《再見螢火蟲》與《歲月的童話》的高畑勳。打從小時候看過讓小小年紀的我在暑假莫名其妙哭成豬頭的《再見螢火蟲》,我已經記住這個人的名字了,擅長寫實感動的他,我很期待,他究竟能夠把日本家傳戶曉的經典童話《竹取物語》如何演繹?

    結果,竟然是平鋪直敍,搬字過紙,像重拍希治閣《驚魂記》或者重寫《唐吉訶德》那樣,一模一樣,沒有改動。

    說沒有失望只是騙自己的吧,除了畫功很舒服,每一秒定格都像水墨繪卷那樣漂亮,讓人心曠神怡,可動畫始終跟漫畫不同呀,連起來的時候,總覺得它太淡,淡到根本就沒甚麼,要是你從沒看過原著還好,可是像我這些早已熟悉原著,又看過當年市川崑監督的真人版電影,完全不加任何詮釋的重拍,你叫我怎麼耐着性子看下去?更何況這動畫歷時兩小時之久,比一般還長半小時呢……

    畢竟原著也只是個很短的童話故事,所以複雜化也有一定難度,能看的大概就只有漫開的細節。誠然,本片不管截取哪一秒當作明信片都非常好看耐看,可是你要觀眾耐着性子看兩小時,卻始終是一項不容易的挑戰。至少,我就一直期待幻想高畑勳會在甚麼時候來一招大巧若拙的簽名式,讓人忍不住佩服驚嘆它保留原著神髓之餘又能不着痕迹地滲入個人或者時代意義,結果,到字幕升起,我仍然沒有察覺……

    希望吉卜力不要如傳聞那樣真的解散。否則,它以這樣的句號在我們生命裏作結,實在太讓人遺憾。

    感謝您瀏覽東網。請按入詳細閱讀本網站所載之使用條款及細則私隱政策聲明,並須確定您同意接受有關條款及聲明的約束才可繼續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