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國界醫生服務並非只限於西醫,本港一批中醫師生成立了首個無國界中醫組織「全仁中醫」,實踐中醫濟世為懷精神,到菲律賓、柬埔寨及泰緬邊境的窮鄉為貧民義診,除扶貧外,更讓中醫學生跳出課室,親自診症,珍貴的實戰經驗較單從書本學習理論,獲益更多,助人同時,自己亦得到幫助,至今吸引逾百名中醫及學生參與。

李宇銘認為中醫也可以成為無國界醫生,到各地義診。

中醫憑雙手及針灸器具,便可進行診治。(受訪者提供)

當地女童正接受中醫艾灸療法。(受訪者提供)

劉達康(左)及張敏芝皆指義診讓他們取得寶貴的實踐經驗。

慈善組織「全仁中醫」創辦人之一、中大中醫學院講師李宇銘表示,今年是「全仁中醫」首次讓中大學生自行籌辦義診團,農曆年期間,二十名中醫及學生到菲律賓東岸一個偏遠落後小鎮義診。隨團學生劉達康指出,學生除協助中醫師寫病歷,也要問診,「喺香港實習都只係可以觀察,但呢度落手機會好多,提升咗臨床技巧。」

李宇銘指出,中醫在港很難接觸一些危重病人,但在這些窮鄉僻壤卻充滿機會,可接觸不同類型的病症。最令他印象深刻,是當地一名男病人全身關節痛了一個多月,經了解後,才知他多年前曾被車撞傷,「最初用針灸,但醫唔好,之後改用按腹療法,按咗十分鐘佢就話唔再痛。」劉達康認為,中醫能為當地人醫治疑難雜症「覺得好神奇」,同時提升了他學習的信心,「可以話到畀人知,中醫係好有效。」

「我哋都會醫治情緒病」

中大中醫學院助教張敏芝亦分享在當地的經驗;一名患皮膚病的八歲男童,全身痕癢難當,她決定用針灸為他治療,但療程還未完,便留意到男童情緒低落,故她也運用中醫的情志療法,「了解佢生活背景,同佢傾偈,最後知道他與家人相處出現問題。」她說:「其實中醫並非一般人所認知,只識睇傷風感冒,我哋都會醫治情緒病。」

李宇銘說:「好多人患重症唔敢搵中醫,認為中醫只係治療慢性病。」由於政府未將中醫納入公營醫療體系,令中醫錯失接觸多種類型疾病的機會,「就好似身處一個舞台,但你無機會表演一樣!」他總結義診團經驗,認為中醫有自身優勢,並能藉此吸引更多學生參與,本港中醫師正出現斷層,面臨青黃不接,亟待年輕中醫接棒。「好多老一輩已經退咗休,中醫年齡中位數去到六十歲,希望透過義診團,吸引更多年輕新血加入中醫行列。」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