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筆錚錚:個人出路 社會問題
香港的八十後、九十後冒起於這幾年,成為了所謂「社會問題」,要政府必須認真面對、制訂相關「青年政策」,而且還必須是「長遠政策」,不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這些年,社會各界也在熱議所謂青年問題,熱議「青年政策」問題。
尤其是今次政改鬧出「佔領中環」、「雨傘運動」,香港青年的表現更加成為社會焦點,他們是這場運動的先鋒和生力軍,甚至可以說他們點燃和領導了這場運動。當然,運動後來失控,但香江府衙仍然不能不把他們視為主要對手。朝廷指示解決這場風波執行「不妥協、不流血」方針時,對青年人也特別寬容。
香港的八十後、九十後成長於九七回歸前後,這是一個歷史新時期,但和九七前的港英一百多年統治有各個方面的延續性,有千絲萬縷、廣泛深厚的聯繫。然而,經濟民生和政治狀況則有相當的不同。總趨向和現實是,香港的經濟輝煌已過去,在商場、職場讓人過上好日子、出人頭地的大環境和遊戲規則有了很大改變,年輕人無論是受過高等教育的還是一般教育的,無論是肯幹耐勞的還是喜歡用腦的,都很難「自我實現」,取得成就,都很難經濟上、生活上看到前景,對此都強烈不滿。
這種形勢和狀況因為和九七回歸相聯,因為香港成了中國的特別行政區,因為「港人治港」為朝廷所「操控」,就很容易讓年輕人把對現實的種種不滿轉嫁到朝廷身上,把它歸結於一國兩制如何實施的政治問題上,個人出路問題變成社會政治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