毓民特區:湯家驊的政治智慧
一個政治組織或陣營,內部通常有鷹鴿派之分,到底由哪一派主導,往往取決其博弈對手的態度,這不是高深的政治智慧,而是常識。例如,反抗南非白人種族隔離政策的「非洲人國民大會」,起初師承甘地的非暴力抗爭,但白人政府不為所動,故另立武裝組織「民族之矛」,文鬥之餘亦有武鬥,後來當權者願意接受種族平權訴求,武裝反抗才停止。
近來泛民主派與特區政府互放試探氣球,公民黨湯家驊議員的「絕地退讓」,引來建制陣營回應,二○二○年立法會功能議席的存廢問題,有的託辭預先保證,憲制不可行(但一九九○年定稿的《基本法》附件二,卻預先決定了第二、三屆立法會選舉方法);有的則直言功能組別不能取消。
既然中共無法保證五年後必然取消功能組別,試探氣球試出了對方極其保守的底線,鴿派本應功成身退,民主運動走向全面抗爭,直至不合作運動令中共承認,若不依從港人意願自治,香港將無法管治下去的政治現實為止。
可是,湯家驊卻不是這樣想,他哀嘆立法會內再無溫和派,更直指民主派中沒有甚麼人適合從政,也沒有政治智慧。不論中共在香港還是在中國大陸,施政皆愈來愈強硬,有倒退回毛澤東時代之勢,連「中國在進步中」這句投共說辭,今天也不再靈光。湯家驊還在發過去中國民主人士與共產黨「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的大夢,而無視這些先輩的悲慘下場,他的「政治智慧」真教人難以參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