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太陽報社論
既要開倉紓困 更要投資將來
兔去龍來,辭舊迎新,特區政府過了一個肥年。有會計師行預測,受惠賣地收入理想,加上利得稅及薪俸稅等收入高於預期,港府本年度財政可能由當初預測八十五億元赤字,變成約五百億元盈餘,可謂盆滿缽滿!
政府發財,社會上「利是來」的聲音不絕於耳。連日來皆有團體發起遊行請願,要求港府在下周三發表的財政預算案中推出扶貧紓困措施,包括加碼派錢、電費補貼、公屋免租、退稅、提高薪俸稅稅階及免稅額、寬免差餉、租金免稅,以及延長供樓利息免稅年期等等。
誠然,在高通脹與經濟放緩的雙重夾擊下,升斗市民的日子一點也不好過,反觀政府庫房豬籠入水,凸顯官富民貧日益嚴重,還富於民是應有之義。
其實,除了扶貧紓困,政府更應該善用盈餘,投資將來,推動經濟長遠發展,切實改善民生,尤其要趁財政寬裕時籌劃全民退休保障計劃。隨着人口老化日益嚴重,香港的安老政策遠遠無法跟上實際需要,只有推行全民退休保障,才是治本之道。當局至今仍對此耍手擰頭,實在令人無法接受。
社會的聲音十分清晰,港府既要開倉派米,紓緩基層市民的生活壓力,更要高瞻遠矚,對症下藥解決經濟及民生問題。正所謂,錢多好辦事,港府財政儲備今年突破六千億元,相當於二十個月政府開支,只要善用資源,還富於民,完全可以兼顧廣大市民的短期及長期需要。
遺憾的是,港府雖然坐擁金山銀山,卻一次又一次地辜負市民期望,不是甘當守財奴,就是胡亂派錢。最經典莫過於去年全民派發六千元,連移民海外的港人亦有份。當局浪擲公帑,一派就是數百億元,可是甚麼問題都沒有解決,反而備受抨擊,上演了一場「派錢買罵」的鬧劇。
市民並不反對政府花錢,前提是必須用得其所,把好鋼用在刀刃上。如今經濟民生問題一大堆,需要花錢的地方還有很多,就以重建瑪麗醫院為例,由於醫院建築殘舊不堪、不敷應用,各界多年來要求當局撥款重建,惟至今未有任何進展。港府一邊充闊佬胡亂派錢,一邊卻對醫院重建錙銖計較,本末倒置,荒唐透頂。
可笑的是,醫院重建款項未有着落,港府卻忙着花錢保育,僅何東花園已涉資達七十億元。沒有人反對保育,但相比起重建醫院,顯然不是當務之急。港府緩急不分,輕重莫辨,該花的錢不花,不該花的錢卻亂花,令人莫名其妙!
夕陽政府欠下大堆施政爛帳,今次財政預算案是當局贖罪的最後機會。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日前放出口風,希望年初十宣讀的預算案能為市民帶來「新春祥兆」。此話是真是假,預算案為市民帶來的是祥兆還是失望,很快便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