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乏善可陳 庸官擾民有術

港府多年來搞環保乏善可陳,卻獨沽徵費一味,動輒向市民開刀。繼排污徵費、膠袋徵費及打算開徵電腦電器回收處理費後,當局食髓知味,又計劃引入都市固體廢物徵費制度。可惜諮詢方案破綻百出,再次淪為擾民環保騷。

環境局聲稱參考台北、首爾、北京、新加坡等地的垃圾收費經驗後,推出四個方案諮詢公眾,包括按廢物量收費、參考用戶用水量收費、定額收費以及向特定廢物生產者收費。然而,諮詢文件內容空洞,粗糙不堪,對如何做好源頭回收、如何確保有效執法,甚至最基本的收費水平等市民最為關心的問題,均隻字不提,難怪被外界狠批為假諮詢。

「東方報業民意調查」顯示,三成七受訪者認為,港府與其引入垃圾徵費政策,不如先做好源頭回收;兩成九感到執行困難;兩成五斥現時繳交的屋苑管理費已包括垃圾費,變相雙重徵費。另外,四成三認為落實垃圾徵費後,難以監察非法傾倒問題;三成三擔心加重基層負擔;一成五覺得會產生「付款可污染」心態,隨時弄巧成拙。

事實上,垃圾徵費所衍生的問題多多,三言兩語根本無法說得清,最令人擔心的是如何確保人人守法,不會因為規避徵費而將垃圾胡亂棄置,以鄰為壑。不可不知,本港多為高樓大廈,要監督亂拋垃圾不切實際。還有,除了大廈管理費已包括垃圾費,港府徵收的差餉和地租,其實同樣包含垃圾處理費,這豈非多重徵費?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台灣推出垃圾徵費前後花十年時間規劃,準備充分,配套齊全,包括專人定時收取廚餘及將垃圾分類等,推行起來才有聲有色,減廢立竿見影。反觀港府連三色桶回收等基本措施都未做好,卻急急東施效顰推行徵費,可謂本末倒置。難怪四成四受訪者認為,香港並無詳細規劃,政策流於空談;兩成四認為港台兩地環境不同,難以相提並論;一成八坦言台灣有全面配套,香港難以倣效。

推動環保,主要是改變人們的生活習慣,這需要教育及宣傳,更需要當局帶頭以身作則,而不該以環保為名行斂財之實。上述民調又顯示,對於港府不斷以經濟手段減廢,三成七直斥環境局局長邱騰華只識向市民開刀;三成指摘其政策一塌糊塗,對減廢無計可施;一成七直斥他推行的政策擾民。

更令人憤怒的是,港府美其名曰「污者自付」,其實針對的只是普羅市民,對排污大戶卻睜一眼閉一眼,非但沒有徵收環境污染費,反而為他們提供極不合理的利潤保障,污染愈多,利潤愈高,實在是咄咄怪事。

歸根究柢,減廢必須從源頭分類及回收做起,而不是簡單收費了事。膠袋徵費已證明成效不彰,停車熄匙更惹來怨聲載道,港府不吸取教訓,反而一意孤行,只會激起更大的民怨。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方互動iPhone/iPad/Android Apps
「Money18免費即秒股票報價網站」現推出8升級功能,財經資訊,實時實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