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的言論或暗示會押後再加稅。(法新社圖片)
國家統計局將於今日公布內地第三季經濟增長數據表現,而《華爾街日報》昨引述美國諮商局(Conference Board)報告指,中國經濟增長在十年內將進一步降至3.9%,主要受出產下滑所致。報告又指,中國經濟放緩將拖累全球經濟復甦步伐,但對外資企業未必是壞事。
日本考慮明年進一步把消費稅上調至10%之際,首相安倍晉三接受英國《金融時報》訪問時表示,提高消費稅的原意是保障下一代的退休和醫療福利,同時藉此機會擺脫通縮,但如果加稅令經濟脫軌,導致增長步伐放慢,稅收便無法增加,令加稅變得沒有意義,言論被詮釋為暗示押後再加稅。
日本債務佔國內生產總值(GDP)高達約240%,並持續攀升,日本央行、財務省、大型企業以至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均強烈支持進一步提高消費稅,但當地四月份把消費稅由5%提高至8%後,拖累第二季經濟以年率計勁縮7.1%。
安倍對進一步加稅態度審慎,反映當局正把注意力聚焦第三季經濟表現,預料會於十二月初經評估經濟數據後再拍板。
日股漲578 圓匯續跌
令人憂慮的是,安倍振興經濟的計劃效用正在減退,適逢全球經濟前景黯淡,觸發金融市場上周大動盪。惟安倍派定心丸,力撐「安倍經濟學」最終會引領經濟步入良性循環,又提到圓匯因「安倍經濟學」而下跌,有利出口商,但亦關注受入口價格上升影響的地區及中小型企業,有需要時會採措施提供協助。
與此同時,有報道指日本政府年金投資基金(GPIF)將把本土股票的資產分配目標,由12%大幅擴大至約25%,刺激日經平均指數昨日收市大漲578點,為去年六月以來最勁。圓匯連跌三日,低見107.39兌1美元,跌0.51日圓。

租/售 | 租 售 | ![]() |
樓盤由squarefoot.com.hk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