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視寰球
  • 伊朗核問題談判十一月二十四日出現突破性進展,美、俄、法、英、中、德六方與伊朗達成初步協議,前者同意未來半年暫時撤銷部分經濟制裁,以換取伊朗凍結核計劃,雙方於這段期間繼續磋商,冀能擺平濃縮鈾提煉爭議。

    西方對伊朗石油出口的制裁仍原封不動。另方面,伊朗承諾不再生產濃度百分之五以上的濃縮鈾,並將手上濃度近百分之二十的濃縮鈾稀釋,但協議並無要求伊朗拆除任何一台離心機,該國提煉鈾元素能力毫髮無損。

    和解誠意 受到質疑

    六方與伊朗仍緊握手上王牌,談判最大突破,頂多令伊朗無法再利用談判「揼波鐘」,透過積累更多濃縮鈾及建造更多離心機,將伊朗製造核武所需之最短時間縮短。美國情報人士估計,現階段談判成果只能將該國製造核武所需的最短時間延長一個月至數個月。

    前美國防長蓋茨曾表示,空襲伊朗頂多將伊朗核計劃進度推遲數年。這有兩重意義:一、情報不足意味着空襲行動規模再龐大,也可能有漏網之魚,全面摧毀伊朗境內秘密核設施形同紙上談兵;二、伊朗掌握之濃縮鈾提煉技術甚至是製造核武的知識,無法透過軍事行動抹除。

    六方能否藉未來半年的談判說服伊朗接受更嚴苛之濃縮鈾提煉活動規管,甚至着其全面放棄提煉濃縮鈾,相當關鍵。由於最新和解協議對伊朗核計劃起到多大凍結作用仍有待觀察,六方無法在今後半年掃清協議灰色地帶,促使伊朗公布該國核計劃詳情,故難以釋除國際社會疑慮。伊朗有否另闢秘密工場提煉鈾元素?有「伊朗核彈之父」之稱、被視為伊朗核武計劃關鍵人物的科學家馬哈巴迪,會否成為國際調查人員的查問對象?伊朗無法就上述疑問交出圓滿答覆,伊朗和解誠意無可避免受到質疑。

    有以色列人士估計,伊朗過去二十年投放四百億美元建造和營運核設施,國際社會制裁行動迄今令該國經濟蒙受一千三百億美元損失。六強與伊朗達成的和解方案,有望為伊朗帶來六十至七十億美元制裁寬免,與上述數額差距之大形同蚊髀和牛髀。以方有關評估,無非在暗示伊朗為推動核計劃付出無比沉重經濟代價,實在沒理由於衝線階段收步,自毀長城。

    伊核談判出現突破,入主白宮前已主張與伊朗講和的奧巴馬固然鬆一口氣。伊朗核談判戲肉在後頭,奧巴馬能否笑到最後?

    卞世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