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視寰球:伊朗複雜的國家心態

日前本欄提到,印度的大國夢使其政府希望盡快與巴基斯坦和解。在全世界走向多極多元的形勢下,東山復起的俄國固然躊躇滿志,中國也力圖以民族復興的姿態恢復其歷史上曾享有的地位。這種思想不只局限於上述國家,一些過去有輝煌歷史的國家都有蠢蠢欲動之意。之前本欄討論過的土耳其,政府民間上上下下都嘗試重溫其奧斯曼帝國的舊夢;另一個形勢和土耳其相若,但際遇不如土耳其佳的大國夢追求者乃是伊朗。

緬懷過去 渴望自強

在伊朗人心中,伊朗的大國形象總是被放大,他們仍眷戀着公元前波斯王朝的輝煌歲月:波斯王朝最鼎盛時,疆土達七百萬平方公里,東起印度河流域,西至巴爾幹,北至阿美尼亞,南至埃塞俄比亞,跨越亞歐非三大洲,人口達五千多萬。

然而,光榮過後,隨之而來的是更長被征服的屈辱日子。伊朗被迫接受伊斯蘭教,其主流教派什葉派長期被壓迫,先後遭受蒙古、奧斯曼帝國入侵,到二戰時又成為列強爭霸的棋子,俯仰由人。在潛在的民族光榮記憶和被壓迫的經驗交織下,伊朗的民族性夾雜着自大和自卑,最終形成一種必須自強的受害者心態,而伊朗的外交政策就是受到這種心態影響。

伊朗自己的國家形象定位是全球力量中心之一,但以其領土、人口和經濟規模而言實在很難達到,加上西方世界全力把伊朗妖魔化,更增加現實和理想的落差。於是,伊朗不接受國際框架,甚至不斷挑戰,使西方世界和伊朗爭執不斷。

伊朗懷着這種大國思維,既不想屈服於西方國家和由其主導的國際秩序,也不認為需要受到其他強國包括俄國的保衞,更不認同伊朗是國際安全的威脅,這與客觀現實存在落差,令伊朗無法跟西方世界正常溝通。

面對西方世界的外交孤立、經濟制裁以及圍堵打壓,伊朗的仇外意識日漸高漲,這間接導致三十多年前推翻巴列維王朝的伊斯蘭革命,也令伊朗執着其核能力發展。

發展核武 寸步不讓

客觀條件上,伊朗距離世界力量中心的標準甚遠,故其大國形象只能建立在核能力的發展,只要擁有核武,那才能證明伊朗是真正的大國,才能保證伊朗在反打壓中重新處於主導地位。因此,在核問題上,伊朗寸步不讓。

而伊朗在尋求大國身份中,便憑反以色列成為阿拉伯世界的英雄。事實上,以色列的唯武力主義使中東地區有心稱霸的國家都借以國為踏腳石,伊朗如是,土耳其也如是。

張志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