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講
  • 「為了孩子,我來香港買奶粉;為了孩子,我要到香港打疫苗……」廣東一名年輕媽媽對本港記者如是說,言語中充滿無奈、辛酸和憤怒。號稱大國崛起,竟然造不出放心奶粉,也無法確保疫苗的安全,叫人夫復何言。

    山東「殺人疫苗」事件愈揭愈臭,不僅舉國嘩然,聯合國衞生組織也親自過問。而當局的應對手法數十年如一日,一方面禁止傳媒追蹤深挖、刪除網上討論,一方面粉飾太平,推卸責任。國家食藥監局官員出面派發定心丸,聲稱中國在疫苗質量控制上同國際水平比肩,品質檢測方面更獨步全球,希望大家以科學態度看問題,不必恐慌。科學態度?簡直是笑話,如果凡事講科學,疫苗事件又怎麼會層出不窮?如果當局在品質控制及檢測方面認真負責,前食藥監局局長鄭筱萸又怎麼會死呢?

    更有人「曲線」為疫苗醜聞打掩護,聲稱美國、日本等同樣發生過類似問題,也曾隱瞞真相,重要的是吸取教訓云云。這種為疫苗出事尋找合理性的做法,不僅低莊,而且無恥,因為別人犯的錯,永遠都不能成為自己犯錯的理由,何況中國從來都不知吸取教訓。

    從○四年大頭娃娃事件,到○八年三聚氰胺事件,到一○年兒童性早熟事件,到一三年山西毒疫苗事件,再到今次的山東殺人疫苗醜聞,次次都是兒童首當其衝,受害者不計其數。所謂再苦不能苦孩子,根本是自欺欺人。最諷刺的是,當局每每賊過興兵,將個別官員問責,其實只是異地做官、掩人耳目而已,因三聚氰胺事件下台的一名官員不久前調任國家食藥監局,就是冰山一角。

    撒甚麼種子,出甚麼芽,只要腐敗的土壤還在,只要官官相衞的作風不改,只要新聞監督形同虛設,那麼食品、藥品安全事故就不會停止,中國人如「蝗蟲」一般到全球各地搶購,說到底都是迫於無奈。中港矛盾愈演愈烈,始作俑者是誰亦不問可知矣。

    香桐仁 評論員

    感謝您瀏覽東網。請按入詳細閱讀本網站所載之使用條款及細則私隱政策聲明,並須確定您同意接受有關條款及聲明的約束才可繼續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