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本無價,當今部分青少年卻以賤價視之,動輒尋死,教人不勝唏噓。問題的根源既在於教育制度,更在於社會風氣。現今社會對青少年過分保護,把他們慣成了像個吹彈得破的瓷器娃娃,在下對此一直深以為憂。

筆者不是刻意唱反調,但很多時對社會過分保護孩子的言論都不大認同,因為愛之適足以害之。當年,天水圍區有幼稚園要結業,而在同區中已安排足夠學位讓學童入讀,按理不是甚麼大不了的事。但不少家長竟因此而以淚洗面,說擔心孩子適應新環境會有困難,社會上不少輿論都站在家長一方,說校方以至政府安排如何不當。

其時,筆者力排眾議,認為孩子要轉校就讓他轉,不要小事化大。我不是鐵石心腸,而是更為孩子長遠的心智成長設想。當時全港很多孩童及青少年都關心這樁消息,他們看到為轉校一事,家長可以哭成淚人,不少教育工作者更可以在鏡頭前對政府官員痛毀極詆。小朋友童稚天真的心靈自此便留下深刻印象,原來社會上普遍認為,即使轉一轉校,對我們都是難以承受的打擊,要適應新的老師、同學竟是十分困難的。那假如我要留級,豈不是就要適應新人事、新面孔嗎?假如我考不上某學校,豈不是比轉校更大的打擊?這些問題,原來社會上都認為我們是不能承受的,既然不能承受,那我該如何自處?我還該活下去嗎……

上述問題,只要多一個學生想不通,就可能會多一宗自殺案,你說這不是愛之適足以害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