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衡山派大佬劉正風與魔教長老曲洋本是正邪不兩立的對頭,這兩個江湖人物竟然因為對音樂的共同愛好而成為以心相交的朋友。他們由曲意而通人生,決意脫離打打殺殺的江湖。為此,劉正風要搞個隆重儀式,在各路豪強面前金盆洗手,希望以此達到兩個目的:一是領得退休紙,自此歸隱,再不理江湖事;二是獲得護命符,與江湖兒女過往的恩怨自此一筆勾銷,仇家也要遵守潛規則,不得滋事,否則天下英雄不容。

    《笑傲江湖》中的這段描寫着實精彩,借由金庸大作,尤可夫也對「金盆洗手」有所了解。有此了解,不禁對貴州普定縣新任命官員舉行「金盆洗手」儀式心生詫異。難道這十八名副科級官員曾經壞事做絕,如今回頭是岸?應該不是,劣迹斑斑怎能晉升?這些人自此要退出官場?當然不是,既然上了新平台,仕途不停步才對。這也不是那也不是,金盆洗手又作何解?

    按照組織者的說法,「金盆洗手」是將廉政文化與地方民族文化相結合的廉政警示教育活動,是一種創新的教育方式。尤可夫不知當地民族文化中的金盆洗手是否有官方所說的含義,不過卻贊同這是「創新」。順着這樣的「創新」思路,廉政文化還可以與很多傳統文化、民族文化相結合,比如焚香沐浴、歃血盟誓,比如請道士畫反腐符籙、唸廉潔咒語。

    寫到這裏,尤可夫靈光一閃,「創新」出反腐一策:向天山童姥學習!天山童姥也是金庸小說裏的高人,三十六洞七十二島諸人不論忠奸正邪,個個對她俯首帖耳,原因就在於她給這些人種下生死符;若不聽話就不給解藥,沒有解藥,生死符就是催命符。若當世天山童姥給官員服下「廉政生死符」,哪個官員還敢貪?

    靈光乍現,端的是匪夷所思,此法可稱作是將廉政文化與武俠文化相結合的創新之舉。

    尤可夫 傳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