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最近,外資行紛紛發出研究報告,預測香港樓市會出現30%或以上跌幅。其實,類似的報告早在一、兩年前已經出現,但香港的樓價還是繼續拾級而上。是他們的分析差?還是有其他因素?筆者認為,他們的分析出現「落差」,相信是由於「時間性」存在差異。大行分析着眼點在於較長線的變化,他們所作的預測,很多時是對未來幾年來說。他們看淡後市,總括而言用可以兩個層面去解釋。

租金回報率評估樓價

第一、如果以「樓」作為投資之用,樓價是否合理,一個較科學的指標是看租金回報率,看看長期持有物業,可為投資者帶來多少長期回報(樓價升跌以外)。現時,大部分住宅單位實際的租金回報率僅2至3%、甚至更小。如果未來幾年,全球息率上升,同樣的2至3%租金回報率,是否同樣吸引?假設租金不變,如果租金回報率要由3%升到5%,樓價要下跌40%。當然,我們不認為未來幾年租金會不上升,但升幅是否足夠大,能抵銷租金回報率被迫上升對樓價所構成的負面影響?

買樓自住要留意加息

第二、如果買樓是自住的話,就要看供款能力了。不少人認為對於自住的業主,樓價的升跌對他們的影響有限,因為買來自住,樓價升跌只是帳面數。筆者絕對同意,對於自住的業主來說,他們對樓價升跌的敏感度絕對較小,因為他們未必會因樓價跌了而賣樓。不過,過去幾年才置業的買家,在加息之下,有幾多會出現供唔起的情況。但如果買家是計得太盡的話,即如現時已動用50%的收入供樓,將來供不起樓的可能性就很高了。舉例來說,如果每月收入為40,000元,借到最盡,以50%的收入去供樓,可以獲銀行借款350萬元。如果未來按揭利率上升2%,供款支出將要增加20%。其次,除了有現有業主會供不起樓外,加息會增加買家供樓的負擔;負擔高了,自然想買樓或有能力買樓的人亦少了,需求減少下,樓價自然有機會下跌。

所以,大行的預測未必不可能,只是時機未到,因加息還未出現。對於一般業主,他們認為樓價大跌不可能,除了利益關係外(業主也不想樓價跌),亦很可能是由於他們未完全理解當中成因,包括全球利率上升,因為在香港歷史或全球歷史上,我們未試過如現時的低息環境,亦未曾試過所謂「利率正常化」對部分資產可造成的巨大破壞力,在過去幾十年,香港的樓價曾跌過,但下跌的原因不外乎是政治動盪、經濟衰退、金融風暴等,但未試過是由於「加息」所導致。

讀者如有任何理財置業的疑問希望梁偉民先生

解答,歡迎電郵至:property@o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