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要知道兩者的分別,可從以下兩點觀看。

屋苑每個單位都是獨立的個體,樓價當然各有不同。

經濟學的理論有提及,資訊是否完全,對於一個市場的運作,起重要的作用。相比起股市,樓市的資訊較不完全,主要來自兩方面。

第一點是由於每個住宅單位都是獨立的個體,即使是位於同一個屋苑、同一幢大廈、同一個坐向,但由於樓層不同,它們始終都有點不一樣。由於產品缺乏統一性,令買家和賣家較難從市場取得該產品的資訊。

舉例來說,太古城一個800方呎的單位剛以1,400萬元出售,但其他買家和賣家可以用此作參考嗎?可能可以、也可能不可以,因為要看剛出售的單位地點如何、坐向如何、樓層如何?所以參考的作用有時未必太大。

買賣資訊分散零碎

另一點是缺乏一個中央的市場。股票在交易所買賣,每位買家和賣家的出價都有清楚的記錄,令買家和賣家都可以即時得知市場供求的變化。至於樓市,由於缺乏一個統一的市場,買家在買樓時,根本不知道市面上有幾多個單位在放售、每個單位的放售價等。

同一情況也發生在賣家身上,因為賣家也不可能清楚知道市場上正有多少買家、他們分別願意出多少價錢。由於資訊不完全,很多時候會令買家和賣家錯估形勢,令賣家對樓價過度樂觀、買家對樓價過度悲觀,自然影響成交量。

相對於股市,樓市的交易成本高得多。先不計辣招後所增多的「額外印花稅」和「買家印花稅」。每次住宅單位買賣,買賣雙方最少要支付基本印花稅、地產代理佣金、律師費等,已經佔樓價的2至9%,如果再加上額外印花稅和買家印花稅,買賣成本可以高達20至30%。

物業交易成本偏高

經濟學理論已有不同的引證,說明交易成本對交易的數量有絕對的影響。原因很簡單,因為不論誰支付該交易成本,交易成本存在會令買家多付或賣家少收,變相降低買家出價和賣家要價能配對機會。

舉例來說,假設沒有交易成本,買家出價1,000萬元、賣家要價1,000萬元,由於價格相同,交易自然就促成了。如果交易成本要50萬元,變相賣家要降低要價至950萬,或買家要提高出價至1,050萬元素,成交才會出現。所以,交易成本愈高,愈容易影響成交出現可能性。

讀者如有任何理財置業的疑問希望梁偉民先生解答,歡迎電郵至:property@o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