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責官員的表現,因兩名前局長曾德成及鄧國威兩人提早離開官場,再次掀起討論,連帶兩人的繼任人,即上任近一個半月的民政事務局局長劉江華,及公務員事務局局長張雲正,他們基本上沒有官場三個月蜜月期,上任至今受到外界高度關注,如要客觀去看,外界民調評分及認知率是一個指標,另一個指標相信是政治能量,直白的說法是「拆彈」能力。
最新出爐一個民調未獲太多人注意,但仍有一定參考價值,該次調查於上月下旬進行,三司十二局官員滿意度評分一目了然,最受關注當然是劉江華及張雲正兩名新任局長,前者評分於眾局長排包尾,只有一點九六分,比長期得分在低位徘徊的兩名局長,包括最近被批於學校驗水一事進退失據的教育局局長吳克儉,其二點零二分還要低。
相比劉江華,張雲正的評分有二點三九分,於十二名局長中排名第七,不過於不認識比率,以二成四成為眾人之冠,其餘局長不認識比率一律只有單位數。
調查結果背後解讀言人人殊,但可以肯定,一向被網民戲謔多時的劉江華,欠缺公眾緣,惟有政治工作方面「補救」。政圈消息指,劉江華上任後不分左中右,連同青年代表都不放過,旨在希望營造廣聽意見的形象。
然而有政界中人指,劉江華最需要展示的是「拆彈」能力,事關星光大道擴建爭議持續,除了事件爆出之初,劉江華有站在前線作出解說,連日來都是康文署、規劃署等官員主力拆解,最新連新世界高層都親自開腔解說,似乎不願在輿論層面被反對一方單方面進攻。有官場中人指不希望此議題再延燒下去,但良好意願是一回事,成功擺平爭議又是另一回事,這考驗劉江華及其身邊人的政治研判。
至於負責打通政府與公務員夥伴合作關係的張雲正,顯然其公眾認知層面仍是「有限公司」,在加強政府與公務員夥伴合作關係,打通經脈後,下一步亦要思考增加知名度的方法。
風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