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召專車應用Apps近年普及程度可謂橫掃全球,當中美國的Uber和中國的滴滴快的更是當中的表表者。之不過,由於這類Call車Apps除了成為大受消費者歡迎的創新科技之外,同時間亦遭受到相關的士行業的猛烈抗議,指摘違法及影響行業生計。而最新情況是中美兩國都正草擬法例加以規管,究竟這場新創行業與傳統行業間的矛盾,最終結局會是怎樣?

抗議Uber各地
杭州

西班牙

英國

滴滴快的聯合行政總裁程維勢要公司成為中國以至全球最大的打車平台。

香港警方近日亦對Uber進行調查。

過去幾年來,在與各國政府的痛苦博弈中,Uber終於在美國紐約吐氣揚眉了。原本紐約市議會在七月底計劃就是否要出台政策限制Uber在當地的擴張進行投票,但其後紐約市市長白思豪突然宣布放棄限制Uber在紐約擴張的計劃,這使得在歐洲連番遭到重挫的Uber在美國暫時穩住了陣腳。

白思豪給出的替代方案是,紐約市政府將就Uber以及其他電召專車Apps對城市環境和交通的影響進行為期四個月的調查,然後在十一月再就Uber在紐約的生與死給出最終判定。

Uber之所以能夠暫時避過一劫,皆因Uber列舉了限制其擴員可能在紐約引發的一系列後果,比如乘客的等待時間會延長兩至三倍,服務質量也會下降,最壞的結果就是客戶都流失。

促立法監管減衝突

事實上,自Uber在一一年進入紐約以來,從乘客到司機,已有數以萬計的紐約人註冊成為Uber的用戶。這就意味着,在政府與Uber的拉鋸戰中,數以萬計的用戶成為了Uber與紐約市政府談判的籌碼。Uber高管此前也稱,Uber的用戶數量遠遠超過了白思豪兩年前勝選市長的支持者人數。

現時Uber服務已遍及全球,但一向被推崇為自由市場的香港,近日亦開始對Uber採取行動,調查有否觸犯法例。對此,華富嘉洛證券資產管理副總裁簡志健表示,贊成政府應盡快立法監管電召汽車手機應用程式如Uber等,減少灰色地帶及其所帶來的衝突。這類服務為消費者帶來便利,但支持創新、共享經濟,與服務是否合法不能混為一談。

他舉例,荷蘭早前指Uber屬非法經營,之後有傳Uber僅讓有荷蘭的士牌的司機參加業務,希望可重返荷蘭市場。香港最終的判決暫未知,但本港的優勢是有一個法治社會。他指畢竟各處鄉村各處例,外國的經驗未必適用於香港,但相信現時社會對事件的討論有助加速立法進程。

與此同時,地球另一個角落、被視為美國以外,全球電召專車應用另一個最龐大市場的中國,Uber與其主要競爭對手亦正遭遇到中國政府立法規管的挑戰,生死存亡可能也是一念之間。

針對當前專車平台企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八月中,中國交通運輸部、國家發改委、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五個部門對滴滴打車、Uber中國、神州專車、易到用車四家專車平台開展聯合約談,提出整改要求,限期進行整改。

這已不是專車平台第一次被監管部門約談。七月底,北京市運輸管理局、執法總隊、發改委、工商局等八個部門約談滴滴快的、Uber中國等專車平台,並指出專車平台利用私家車、租賃車輛從事營運服務涉嫌非法營運、逃漏稅、違規發垃圾短訊、垃圾廣告等四大罪狀。

對於五部門約談,四家專車平台企業表示,將切實遵守法律法規,尊重市場規則,規範自身行為,依法依規經營。

獨立電商分析師葉堅峰表示,五部委約談專車平台主要目的是規範專車平台的業務發展。葉堅峰表示,地方政府到中央各部委屢次約談專車平台,但並未出台相關政策對上述平台進行嚴格禁止,因為消費者已從新興的互聯網專車平台上獲益頗多,用戶對上述專車平台有需求,政府不太可能進行取締。

地方政府態度不一

業內人士認為,從地方性質到國家層面,專車問題正在擺脫地方主義,國家也將在一個新的高度上重新審視專車問題。而國家在此時約談各大專車平台,也是有意為即將出台的出租車改革方案測溫。

自專車出現後,高補貼之下的專車服務令乘客們享受到了從未有過的方便,不但價格低廉,更具服務貼心、車況良好的優勢,一時棄出租而選專車的乘客日增。

自誕生起專車就一直生存在政策和法律的夾縫,未來如何定位將成為決定專車命運的關鍵。但互聯網分析師于斌則表示,目前各個地方政府對專車態度不一是導致專車陷入兩難境地的主要原因。在他看來,正是由於各地對專車的態度不同,導致了當下不可能出台具體規章制度對其加以禁止或大規模鼓勵發展,只能根據當前情況對專車平台進行規範化的約束。

逢星期一至五見刊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