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貓喜歡玩膠袋,發現膠袋就飛撲過去,從不同位置咬膠袋,很快被膠袋的手挽位套住貓頸,猶如穿上背心膠袋斗篷,無法掙脫。起初是貓玩膠袋,慢慢變成膠袋玩貓。貓貓會向人求助,幫牠脫去膠袋後,牠會鬆一口氣。待下次看見膠袋,又再飛撲過去咬咬咬……
小時候,爸爸經常跟我說同一故事,故事就是說馬騮蠢到唔蠢—他的鄉下口語,馬騮是猴子,蠢到唔蠢即是極之愚蠢。爸爸說活捉馬騮非常容易,只要在窄口缸放個僅僅可以穿過缸口的蘋果,自然有馬騮走來拿取蘋果,牠可以伸手入去拿蘋果,但緊握蘋果的手是無法穿過缸口的,加上瓦缸太重,牠又不能連蘋果帶缸拿走,只會怔在那兒被人捉住。
故事的關鍵是馬騮不懂放手,只要放手,自可逃脫,但愚蠢的馬騮是不懂得放手的。聽故事時不懂發問,現在想來,故事說的是愚蠢猴子,不能以偏概全認為猴子愚蠢。可能有十隻猴子想拿蘋果,九隻發現有人走近,即時放手離開,只有一隻被人捉住,人類就認定猴子愚蠢,沒有想過有許多聰明的猴子早已走了。
也許世上有許多聰明的貓不玩膠袋,或玩得出神入化,只是我經常見家貓被膠袋所困。
世上總有令人執迷的陷阱,有些人懂得放手走過,有些不。
昔日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