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各大城市,甚至亞洲國家如新加坡等近期群雄並起,為社會經濟發展推出鴻圖大計。香港如要發展,港人必需着力於經濟建設,創造商機和就業崗位,避免香港在亞洲發展的巨潮中被邊緣化。

首先說上海掛牌成立自由貿易試驗區,範圍包括面積共28平方公里的洋山保稅港區、外高橋保稅區、外高橋保稅物流園區及浦東機場綜合保稅區等,區內允許人民幣資本項目逐步實現自由兌換等金融措施,對金融、航運、商貿、專業、文化和社會六大服務業實施開放措施。

上海自貿區是一項創新發展,除了促進該地區國際化發展外,更遠大的目標是對中國東部長三角經濟帶發展產生輻射效應。舟山、重慶、天津以及鄰近香港的廣東,亦傳出有計劃發展自貿區。據悉廣東考慮自貿區的選擇,包括深圳前海、廣州南沙及珠海橫琴等。

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要善於利用既有優勢,憑着早已建立的國際化定位,尋求在早期參與自貿區籌備,才有可能創造日後雙贏而非惡性競爭的局面。憑着鄰近地理上的優勢,理應發揮帶動珠三角流域發展的功能,香港不應該只屬「被邀請」參與者的角色,似乎應該擁有更加主動地位。筆者支持港府藉着這個時機,在廣東籌備自貿區當中,扮演一個更積極角色,促進及支援珠三角流域經濟發展,成為南中國地域發展巨潮的牽頭者。

學星洲搬碼頭起樓

新加坡近期亦推出多項鴻圖大計,除了在資助國民置業方面大做工夫之外,還發展新的港口及建設新城市。上海已超越新加坡成為全球處理貨櫃最繁忙的城市,新加坡急謀對策之餘,決定把貨櫃碼頭搬遷新址及擴建,騰出土地,用作發展為該國南部新的海濱城市。

新加坡搬遷貨櫃碼頭,騰出土地作新城市發展,香港缺地興建住宅,或許可以作同樣考慮。現時葵涌貨櫃碼頭鄰近荃灣、葵涌及青衣一帶,已發展為新市鎮及住宅區,若貨櫃碼頭搬遷,騰空的土地已足夠發展另一個新市鎮。至於碼頭新選址,大嶼山北岸及新界西北屯門均位處珠江口附近水域,配合新填海及道路基建工程,是可考慮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