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九月十五日雷曼兄弟正式申請破產,觸發金融海嘯,五年轉眼過去,震央的美國以至全球經濟已復甦過來,金融體系表面上比海嘯前更安全,但美國及歐盟遲遲未全面實施《巴塞爾協定三》,改革浪潮未竟全功,加上歐元區主權債和中國地方債仍然危機四伏,財經專家認為,若監管機構未能對大銀行加強監管力度,金融市場再次重演海嘯爆煲的風險仍然存在。

雷曼兄弟○八年倒閉,掀起百年一遇的金融海嘯。(資料圖片)

美股道指走勢

環球金融改革進度

曾經參與救火的美國前財長保爾森形容,○八年金融危機是百年一遇的風暴,置身當時風眼的所有人都未曾有此經歷,幸運的是我們能夠安然度過危機。

金改措施進度緩慢

○八年跨國投資銀行雷曼兄弟倒閉掀起海嘯,喚起一系列雷厲風行的監管行動,《巴三》、被稱為華爾街法案的《Dodd-Frank金融改革法案》、零售銀行實體分隔方案等措施在各國監管機構努力下相繼落實,G20峰會更將場外衍生工具納入監管範圍列為重要議程之一。

雖然上述具爭議的金改措施致力將環球金融業撥亂反正,但魔鬼卻在細節中。以法案核心的「沃爾克規則」為例,該法規旨在禁止銀行以本身資本,從事風險極高的坐盤交易業務,然而,在業界不斷游說及不同監管機構各不相讓下,至今落實進度緩慢。

影子銀行風險堪憂

近年美股及香港樓市屢創新高,東南亞國家經濟情況較五年前好,資深財資市場人士陳鳳翔認為,受海嘯重創最深的不是經濟,是金融業的前景,現時最值得關注的,仍是影子銀行帶來的風險,應對方法是加強監管及聯儲局延遲退市。

交銀香港首席經濟及策略師羅家聰承認,現時的環球金融風險並無較海嘯前減少,只是改變了風險存在的模式,政府一方面將CDO等有關的槓桿擠走,另一方面卻向市場注入資金。

在後海嘯年代,環球加強金融監管已成為大趨勢,然而,羅家聰認為,監管行為屬於被動及補救性的措施,改善監管只屬於彌補過去的漏洞,而且各國政府很難要求銀行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