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最近看到一篇有趣的報道,有機構為「中產」的定義作調查研究,發現大家心目中,「中產」不只喜歡「飲咖啡」和「睇法國電影」這般簡單,反而有約九成受訪者認為「中產」最重要是擁有一定資產,或是擁有自置物業。自覺「非中產」的人當中,逾半都想躋身中產行列,當中又以二十八至二十九歲的年輕人最多。換而言之,相信這批人其實就是最渴望置業的準買家。

有需求自然需要供應配合,長遠房屋策略委員會早前公布十年房屋策略諮詢文件,推算本港未來十年建屋目標47萬個單位,即每年4.7萬個房屋目標,市場有不少人已開始問「地從何來?」政府亦承認要達標存在極大挑戰。「覓地」是一個問題,建成的樓價是否市民能夠又願意負擔,是另一個問題。

除了私人樓宇外,居屋是一個較受歡迎的供應來源。正如早前政府推出的5,000個「白居二」名額,讓合資格白表申請人購買未補地價之二手居屋,計劃甚受歡迎,首批2,500個成功申請人已於早前入市,甚至推高七月份二手居屋註冊量升至逾700宗水平。

然而以金額劃分八月份之二手居屋註冊,當中200萬元或以下之註冊只有68宗,僅佔約14%。反映上車客想找200萬元以下居屋置業已愈來愈困難,「白居二」買家入市後,一旦樓價大跌又有機會淪為負資產。看來年輕人想上車置業做「中產」,真的不太容易!

屯門元朗佔盡地利

說回本地樓市,「辣招」打沉一、二手交投,以及美國退市等影響,本港整體樓市氣氛持續沉寂。然而,筆者特別看好屯門及元朗區未來發展潛力,原因有三。首先,「港珠澳大橋」及連接屯門至機場的「屯門至赤鱲角連接路」即將開通;屯門毗鄰深圳灣口岸;再加上屯門元朗未來新盤供應量不多,在三項優勢配合下,相信屆時有望成為未來珠三角「商住黃金圈」,吸引來自機場、廣州、珠海及澳門等旅客及買家。

與此同時,屯門及元朗區之基建需急速發展配合上述發展大計,相信將帶動樓價走勢,料此兩區未來兩年將逆市錄約5至10%之升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