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海嘯引發危機五年過去,在美國可見經濟在增長,失業率在下降,人均GDP重回危機前水平,與此同時,銀行重現活力,高層花紅在彈升,救助銀行的錢已基本償還,股市不止收復失地,更突破了歷史新高。這一切景象,似乎足以讓人舉杯慶賀,但是無論官員、學者還是普通民眾,並沒有慶賀的雅興,反而覺得金融危機仍然若即若離,尾隨於身後,金融海嘯只是完成了一個回到原點的輪迴,風險未除。

主要因為兩條:其一,嚴防金融海嘯再來的有效監管機制尚未形成,有制度保障的金融防風牆仍欠奉;其二,金融去槓桿如同冇件事,當地專家認為,企業目前的穩健狀況並不比○七年時好,有些指標甚至更差。摩根大通的數據顯示,投資級企業一○年以來槓桿率上升了約兩成,對應債務相當於盈利約一點五倍,較○八年時高約百分之六。換言之,五年時間過去,槓桿率有增無減,不但回到原點,更超越原點。

槓桿率高企,是貨幣政策促成的,長期超低利率提供源源不絕的廉價資金,銀行重現活力,企業大把資金,有錢就不免手痕,都想着同一件事,就是借充裕的廉價資金,去賺取更高回報、賺快錢。不但衍生投資活躍起來,銀行以對沖風險為名,參與到如對賭般的衍生產品中去,甚至一些當年引爆危機的有毒資產,也悄然死灰復燃。正因為投資行為故態復萌,解釋了槓桿率高企的原因,也成為重大風險隱患。

當這些回到原點、故態復萌狀況出現後,監管法眼盯住哪裏?儘管監管機構不時「揪秤」一些違規行為,但長遠規則的建立十畫未有一撇。在金融海嘯爆發時催生的「沃爾克規則」,旨在全面改革金融監管體系,但五年過去還在爭辯中糾纏不休,根本未上制訂法規日程。銀行當然極不願意,一個有緊箍咒法力的金剛箍套在頭上,力拒「沃爾克規則」成為法規,至少大力討價還價,將其監管法力降至最低。

新監管體系的目的,是防止再有納稅人出資救銀行的事,即根本解決「大到不能倒」。銀行既不想失去「保護傘」,也不想被過分綁住手腳,完全可以理解,其實監管機構也有高高舉起、輕輕放下的隱衷。因為要考慮全球競爭格局,尤其是歐洲銀行業的監管鬆緊度,生怕收得比歐洲緊,歐資銀行可強起來。有個現象維繫住這份擔心:歐洲「效法」美聯儲,對銀行進行壓力測試,但頗為鬆手的壓測簡直貽笑天下。

沒有全球監管規則的協調,美歐彼此左望右望,都對下重手猶猶豫豫,監管改善進度難以追上現實的需要,未來金融風險比監管防風跑得快,一點都不出奇。由於監管機構與銀行在長時間艱難磨合,希望磨合完成能趕在下次危機出現前,要不然,金融世界一個再版海嘯,或者更大威力的海嘯,有可能出現。美聯儲退市在即,早前高槓桿借貸追買高回報垃圾債,隨時有因退市爆煲的可能,退市會否成為另一場金融海嘯的導火線,決不是無緣無故之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