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規劃署署長凌嘉勤否認政府為增加房屋供應,而不惜「盲搶地」改劃綠化用地為住宅用途,強調資訊及程序公開,但認為將百分之一綠化用地改劃為可提供七萬至八萬住宅單位的構思,值得討論。不過有學者指,現時有足夠棕地及丁屋地發展,批評政府毀山填海達到目標。

由園境師、工程師及建築師等五個專業界別組成的「躍動菁專」昨舉辦土地供應、房屋政策及樓市論壇,並即席進行調查,有約一百四十人參與,結果發現有五成四受訪者認同為增加可供發展土地,政府最應發展棕地;而填海及發展郊野公園等爭議較大的選擇,則分別只有低至百分之五及百分之二的支持。中大地理及資源管理學系副教授姚松炎指,目前分別有一千二百公頃及九百公頃棕地及丁屋地,足夠應付人口增長,政府不應毀山填海。姚又引述研究指,增加土地供應與壓抑樓價無關,建議當局應從利率着手。

規劃署署長凌嘉勤強調,當局有四招覓地,包括增加發展密度、改劃土地用途、擴張邊緣如研究發展綠化帶及棕地發展。他重申現屆政府不會發展郊野公園,但認為保育及發展要分清楚、取平衡,「改劃百分之一綠化用地,已可提供七萬至八萬個單位。」前長遠房屋策略督導委員會成員劉炳章亦問道:「唔掂郊野公園係咪最好?」劉認為香港有四成土地為郊野公園,新加坡只有一成多,反映郊野公園佔地面積無世界標準,建議政府設平台,廣邀專家、環保人士及市民參與訂立指標。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