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廖洪坤現於長者宿舍重拾生存意義。
【本報訊】 為博紅顏一笑,小學英文科教師廖洪坤向財務公司借貸置業、買車,最終於○八年「爆煲」破產,令他踏上露宿者一途,輾轉下入住伸手助人協會的寶琳老人之家,透過參與院舍活動「搵番生存意義」。
現年六十四歲廖洪坤,三年多前入住寶琳老人之家,依靠綜援支付千多元租金,其辛酸背後亦曾經風光。他憶述早年任職小學學位主任,月入五萬元,自元配九八年癌症去世後,便與一名內地女子展開一段中港情緣,更在她要求下借錢在內地置業及買車,最終因「利疊利」未能周轉宣告破產。
曾露宿機場
當時妻子隨即捨他而去,與元配所生的子女亦因這段中港情緣而關係變差,他形容當時「走投無路」,初僅靠少許積蓄在內地租住廉價賓館,後期則露宿機場,一年多後經社工轉介到中途宿舍居住,期間申請伸手助人協會的寶琳老人之家,半年後成功入住。
廖洪坤現時不但是院友委員會主席,幫助其他院友組織活動,更積極投入義工服務,「陪其他老人家睇醫生令我有好大滿足感」,感慨在長者宿舍重拾人生意義,「人生上半部分就係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依家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人生兩個目標我都達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