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大審判日於昨日上演,同日有三份報告出爐,立法會佔兩份,包括立法會調查「貪湯」前廉政專員湯顯明專責委員會,和立法會政府帳目委員會關於盛事基金變醜事、龍獅節糊塗帳報告,另一份是醫管局獨立檢討委員會關於中大心臟科教授余卓文「被封刀」報告,三名被輿情狠批的主角,即貪湯、龍獅節籌委會召集人陳鑑林和盛事基金評審委員會主席林健鋒都「被放生」。

    大審判日變「大放生日」,歸根究柢有自己友「護航」,最明顯一例是調查貪湯專委會,建制泛民比例是八對五,泛民五名議員寧可拉隊發表「小眾報告」,也不確認專委會報告,就知道當中的爭拗角力有多激烈。

    事不離實,兩份報告用字確實大相逕庭,專委會用詞最嚴厲只是破壞廉政公署形象,令廉署蒙羞,「小眾報告」則對貪湯有「最強烈譴責」字眼,由此可見,專委會一開始無權使用特權法,各自表述、各自演繹的做法或是一早已寫在牆上,連貪湯於報告發表後數小時,立即透過律師回應指報告還他公道和清白,可見一斑。

    不過言猶在耳,另一個類似形式的專責委員會,負責調查廣深港高速鐵路延誤和超支風波即將上場,參照調查貪湯專委會做法,高鐵專委會將由十三名議員組成,建制泛民比例是八對五,直至昨日中午十二時為止,暫時有十一名議員加入,建制泛民比例是六對五,目前只有兩名資深議員,另外九人清一色是新任議員,即一二年立法會換屆選舉後才進身議會,包括工聯會鄧家彪、民主黨胡志偉等人。

    高鐵專委會沒有特權法輔助,固然對尋求事實真相有一定影響,但換轉另外一個角度,高鐵專委會唯一令人有期望,就是九名新任議員坐鎮,在沒有歷史包袱,加上在鏡頭前後都要鬥搶、鬥搏的壓力下,有望全力迫使相關人物披露事情來龍去脈,不要再重蹈「審判變放生」的歷史軌迹。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

    風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