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大部分券商和股評人而言,在每年年底,對來年股市做些預測,好像已經成為每年聖誕節前的例行公事。而且,這件事亦愈來愈公式化。首先要填的,應該是恒指和國指在來年的高低位。再刁鑽一點的要求,可能是要說明這些高低位大概會在哪一個月份出現、哪個板塊會跑贏、哪個會跑輸。再推介三家心水股份,買入理由,其目標價和止蝕價,更是戲肉所在。

自己確實較喜歡從前人們對這些預估較文藝腔的稱謂,那就是「展望」。展望,有從過去一些事情和思路,繼往開來式延伸推算的意思,多一點邏輯,小一點胡猜。某些事態,在之前幾年已隱隱成型、成趨勢,自然較容易做出較準確的展望。相反,火星撞地球式的災難,根本就是「黑天鵝事件」,而黑天鵝就是黑天鵝,根本是無從預估的。千萬別模仿一些東施效顰的學究或媒體,叫人預估甚麼來年十大「黑天鵝事件」,笨死了!

從繼往開來的角度看,明年股市若要大幅上升,投資者關注的重點,必須由資金量轉到全球經濟基本面,否則在美國退市的大前提下,美債息率隨時飆升,全球股市又那可能大升?當然,一如我年初所說,美國早就把印鈔責任外判予日本央行。

相對規模更勝美國

以絕對金額而言,日本量寬規模,絕對輸給美國聯儲局的出手(月買850億美元),但以量寬對國內生產總值(GDP)比例而言,日本一四年印鈔規模幾近其經濟體的10%,卻絕對是壓倒美國的區區6.8%。

而且,日本央行的終極任務,並非印多少鈔或買多少債,而是把日本從通縮中拯救出來,達至年2%或以上的通脹率。那麼,理論上只要任務一天未達成,日本隨時都大條道理加碼印鈔買債。而近日,日本及外國傳媒亦開始吹風,日本政府和央行都有意在四月調高銷售稅(由5%加至8%)之前加碼印鈔,好沖淡加稅對日本經濟復甦的影響。所以,從海外的資金量角度而言,即使聯儲局真的於一四年內開始退市,炒資金市者,亦毋須太擔心。

若大家專注基本因素的話,相信一四年會有不俗的可塑性。美國經濟復甦,雖然未至於去到耀眼地步,但卻似乎是久不久就有驚喜。歐洲,在歐洲央行愈來愈有一統天下的趨勢下,似乎歐債危機再大幅惡化的可能性亦不太大。說不定,還有一點點驚喜!

由於篇幅有限,而我的看法又比紮腳布還要長得多,相信我最少還要多寫兩篇,才可以把自己對於一四年的展望,說得通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