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報道,土耳其終同意美國運用其軍事基地打擊恐怖組織「伊斯蘭國」,但土國外長隨即否認,指未達協議。無論如何,土國立場有大轉變迹象,其實經過精確計算,力圖使國家利益最大化。

土耳其對待伊斯蘭國的態度歷來較為模糊。伊斯蘭國崛起後,土耳其起初將其視為「反抗暴政」的伊斯蘭力量,某種程度上支持和默許,甚至提供巨大幫助。在土耳其當時的戰略排序上,一直追求獨立的庫爾德武裝組織是頭號威脅,敍利亞的巴沙爾.阿薩德政權是第二號目標,伊斯蘭國的崛起,不僅可以制衡庫爾德族,也可以削弱阿薩德政權。土耳其希望借刀殺人,坐收漁翁之利。

此外,土耳其駐伊拉克摩蘇爾領事館四十九名官員被伊斯蘭國扣押,使土國政府投鼠忌器。伊斯蘭國動輒對英美人士斬首,血淋淋的畫面衝擊全世界,土國政府擔心若過早與伊斯蘭國反目,這些外交官將成為伊斯蘭國的刀下之鬼,勢將面臨國內民意的強烈反彈。不過,隨着九月底人質危機解決,土耳其政府放下心頭大石,有了放手大幹的條件。同時,美國也給土耳其施加強大壓力,美國國務卿克里到訪安卡拉,奧巴馬向土國總統埃爾多安喊話,都讓土耳其不得不考慮改變立場。土國作為北約成員國,若不與美國同仇敵愾,今後在北約將極其尷尬。

另一方面,土耳其國內民意也開始轉變。根據早前的民意調查顯示,九成四土耳其民眾不支持伊斯蘭國,八成受訪者表示伊斯蘭國是恐怖組織,六成七受訪民眾表示支持政府打擊伊斯蘭國。民意壓力為土耳其政府改變立場提供了動力。

迎合民意 改變立場

當前,埃爾多安領導的正義與發展黨面臨着巨大的挑戰,尤其是埃氏希望將土耳其現行的總理議會體制轉變為總統體制,增加自己的權力,就必須要迎合民意的主張。在這樣的背景下,土國政府改變立場也就順理成章。

土耳其雖然同意參與打擊伊斯蘭國,但行動上並不積極,主要有兩個憂慮:一是擔心打擊伊斯蘭國,會引發更大的難民潮,畢竟現在一百五十萬名敍利亞難民已讓土國政府難應對,如果難民人數增加,壓力將倍增;二是伊斯蘭國的崩潰,將助長庫爾德武裝組織和敍利亞政府軍的力量,這也是土耳其政府不願看到的,所以一直按兵不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