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廉價領導

一些外交評論用上「廉價領導」來形容美國現時處理國際事務的策略。當然,國務卿希拉妮上任之初,就堂而皇之地提出所謂「巧實力」,以區別之前的「硬實力」、「軟實力」以及前總統小布殊所推行的「單邊主義」劃清界線。所謂巧就是只以智取,不以力敵。美國不選擇力敵,原因就是力有不逮,但求本小利大,最好當然是價廉物美。故此,以廉價領導來形容,正是最貼切不過。

美國介入有違本意

廉價領導的內涵就是盡量拉攏政治拍檔,利用利害關係借一些國家來制衡對手,不再靠美國單一的力量去強出頭,分清主次,收縮戰線。

放在中東,廉價領導就最明顯不過。美國的主要目標是減少對中東地區的資源總投入,集中遏制地區內對美國的重大威脅,但最終不損美國的領導地位。箇中戰略就是盡快結束伊拉克戰爭,穩住阿富汗戰局,集中力量解決伊朗核問題和恐怖活動的主要溫床,全力改善和穆斯林世界的關係,並促成以巴和談以減低地區張力。至於和平地改造中東成為民主國家則已經不提久矣,大中東民主計劃早已寫進歷史中。

但是,今年初發生的一系列民主運動和政權變天,讓美國的新保守主義者歡呼,一些更認為這是單邊主義遲來的勝利,是小布殊之前的中東政策播下種子,現在才開花結果。

無論是無心插柳柳成蔭還是前人種樹後人乘涼,中東政局的發展都出乎奧巴馬政府的預料。新保守力量一面歌頌小布殊,一面向奧巴馬施壓,要他把握這千載難逢的機會,將之發揚光大。奧巴馬突然轉弱為強,加大對卡達菲的打擊力度,和國內指摘他態度消極、怠慢民主也有關係。

中東雖然出現一些美國渴望已久的民主成果,惟美國很難得到好處,就算處理也有進退維谷之感;此外,美國的應對和介入也有違其廉價領導的本意。

奧巴馬愁對新局面

美國和中東國家,一直都是進行一種大國與小國的以安全換自主的交易。中東國家犧牲部分自主,換取大國的安全保護或援助。這種交易模式主要依賴親美的統治精英,但保守政治精英們的政治合法性一直存在疑問,一旦各國的親美領導人下台,這種交易就很難持續下去。

美國新保守主義者只看表面的民主,卻沒有問這是不是對美國國家利益有利的民主?他們歡呼時,奧巴馬卻對着這個新局面發愁。中東局面大變,美國本來廉價領導所設的次序突然被打亂,利比亞一掉幾十億就是一例!

張志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