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韓將改變先軍政治

金正日一年內三度訪華,多次察看中國科技企業,今次更造訪大型超市。這些動作背後,實際上是為北韓確立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國策打基礎。

眾所周知,金正日上台後確立先軍政治的國策,一切依靠軍隊,一切為了軍隊,軍隊優先,軍隊坐大,國計民生都要讓步。金正日藉此牢牢掌握軍隊,也抵擋了美日韓的步步進逼與軍事威脅,從而牢控北韓政權。但是,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先軍政治的弊端逐漸顯現,就是使國家經濟結構嚴重失衡,工農業發展滯後,百姓生活水平低劣,尤其是遇到天災時,國民經濟更面臨崩潰邊緣。北韓民眾對先軍政治深惡痛絕,卻敢怒不敢言,很多人逃到中國東北,並轉到南韓,嚴重影響北韓的國際形象。

改善民生穩定政權

金正日知道,如果要想金家政權繼續下去,光抓槍桿子已是遠遠不夠,還要想辦法解決百姓的菜籃子、錢袋子,真正解決百姓的民生疾苦,獲得百姓的支持。所以,這些年來,金正日一直期盼能夠從先軍政治轉到經濟建設為中心,實現國家的根本改變。不過,這種改變需要國際大環境的好轉,尤其是與美日韓和解。月前的日本大地震改變了東北亞格局,使北韓獲得喘息之機,爭取到了五至十年的戰略發展機遇期,故實行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改革將很快全面展開。

過去兩三年,美日韓期望利用金正日病危,以快刀斬亂麻之勢對北韓發動外科手術式打擊,徹底推翻金家王朝。無論是南韓天安艦事件還是南北韓炮戰,都被美國視作打壓北韓的良機,不斷拉抬緊張局勢,使金正日無法放棄先軍政治,改善民生。

然而,日本大地震以及伴隨而來的海嘯與核輻射危機,使日本元氣大傷,除了忙於救災,根本無暇外顧,這嚴重牽制了美國的東北亞戰略,無法將美日韓形成對北韓的合力。可以說,大地震讓北韓原本黑雲壓城的局面一下子變得雲開霧散,壓力大減,才會有金正日的從容訪華,部署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國策。

金正日今次訪華,基本沒帶領軍方領導人,而多帶負責經濟和科技事務的官員,參觀的不是軍事基地,而是關係國計民生的企業,這折射出金正日關注的焦點已變化。

借重中國資金改革

值得關注的是,過去北韓實行經濟開放,主要是面向南韓,包括在開城設立工業園、金剛山旅遊度假區等,但如今北韓全面中止與李明博政府往來,而將開放的大門轉向中國,向中國租借羅津港。這表明北韓今後將借重中國資金改革,而不是同胞的南韓。

劉大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