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視寰球:阿拉伯強人政治走向末路

  • 突尼斯劇變,引發各方的觀察和思考,這場「茉莉革命」得到西方輿論的一致叫好,認為這開啟了阿拉伯民主化的浪潮,但同時也引起阿拉伯國家的警惕,將這場革命視作突尼斯病毒,加以防範。但無論如何,突尼斯這場街頭政治,給阿拉伯強人政治敲響了喪鐘。

    突尼斯劇變的起因,表面上是大學生小販自焚引發群眾對政府的憤怒,實際上是突尼斯貧富分化以及官員腐敗的結果。本.阿里家族執政二十三年,殘酷壓榨了突尼斯百姓二十三年,老百姓忍無可忍,最終走上造反之路。

    腐敗成風貧富分化

    中東地區,除了土耳其、以色列,大部分阿拉伯國家都是建立以血緣、地緣關係為基礎的「強人威權統治」。不論是政教合一的沙特、伊朗,還是政教分離的世俗政權如埃及、伊拉克,抑或是實行君主立憲的約旦、摩洛哥,在具體的政治生活中,都存在集權與獨裁的特點。很多國家頒布的憲法都沒有限制國家最高首腦的權力,缺乏制約機制。例如,埃及憲法規定「總統可以多次連選連任」,從而使最高首腦成為事實上的終身制。

    縱覽中東的風雲歷史,人們記住的是一串帶有傳奇色彩和強烈個人魅力的強人名字:埃及的納賽爾、薩達特、穆巴拉克,敍利亞的阿薩德,沙特的費薩爾,約旦的侯賽因,利比亞的卡扎菲,以及伊拉克的薩達姆等等。這些政治強人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民族解放運動中崛起,在缺乏公民和民主意識的中東地區,建立起幾乎是清一色的家長制國家。他們長期以「牧羊人」自居,以大家長、族長、酋長或教長的心態處理與廣大民眾的關係,把對政治權力的控制和壟斷視為理所當然。

    阿拉伯強人政治的特點是權力高度集中,政局相對穩定,可以集中精力發展經濟,但隨之而來的卻是裙帶關係,腐敗成風,高官家族揮金如土,平民百姓卻一貧如洗。維基解密曝光的一份美國大使館機密電文題為「突尼斯的腐敗:你的就是我的」,文中稱,在突尼斯,只要是總統家族成員看上的,無論現金、土地、房屋甚至遊艇,最終都得落入他們手中。另一份電文將本.阿里家族稱為「準黑手黨」,是突尼斯「腐敗的核心」。

    中東地區風雨飄搖

    其實,突尼斯的情況在阿拉伯世界相當普遍,因此,當突尼斯發生劇變之後,西方媒體一面倒預測「茉莉革命」的病毒將在中東蔓延,街頭政治將與強人政治進行一場大決鬥。事實上,埃及和阿爾及利亞已爆發多宗倣效突尼斯小販街頭自焚的悲劇,埃及一些人甚至喊出「穆巴拉克,你怎麼還不走」的口號。一場暴風雨就要在中東地區爆發,如果沙特、科威特等國都捲入這場風波,國際油價恐怕會扶搖直上,還在金融海嘯中掙扎的世界經濟將面臨新一輪衝擊。

    劉大可
    感謝您瀏覽東網。請按入詳細閱讀本網站所載之使用條款及細則私隱政策聲明,並須確定您同意接受有關條款及聲明的約束才可繼續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