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視寰球:中亞趨利 俄抗美中落下風

美國、俄羅斯、中國在中亞角力,俄國本來是老大哥,因為中亞五國前身是蘇聯的一分子,但在目前的角力中,俄國是處於一個比較艱難的境況。

最基礎的解釋是,中亞五國是從蘇聯集團分裂出來,都有較強烈的獨立自主情緒。但這其實不能一概而論,這些獨立的國家,要維持獨立自主完全可以,卻不一定仇俄,又或者做一些有損俄國利益的事。

較為深入的解釋是,中亞五國的客觀情況,都是經濟落後、文化封閉、民族衝突、領土糾紛等問題嚴重,為了國家內部自身利益和穩定,很自然會向大國靠攏,俄羅斯其實也可以是一個選擇,但這五國同時出現一種外交的趨利傾向,那就是在外交政策的制訂過程中,非常重視實際利益;一旦見錢眼開,歐美要滲透中亞地區就非常容易。

俄國籌碼愈見單薄

俄羅斯的外交政策,基本上是以軍事和能源作為強項,但俄國的軍備不是獨家,而能源對歐洲是美味的蜜糖,但中亞五國自己也是油氣出產國,俄國不能以此為餌,而且大家還有利益上的衝突。中亞五國不但是俄國的能源出口競爭對手,在油氣管道走線上也有利益紛爭。當中亞五國都唯利是圖,俄國的籌碼就愈見單薄。俄國不能用能源作為戰略手段,就只能用現金,那才有跟美國在中亞鬥灑金錢,例如一些軍事基地要買來買去,互出高價以封殺對手,但俄國的經濟能力始終有限,間有得手,卻捱打居多。

《國際先驅論壇報》早前的專題指出,中國用龐大的貿易來拉攏中亞五國,這是相對於俄羅斯的一項明顯優勢。年前筆者參觀過新疆伊寧跟哈薩克接壤的霍爾果斯口岸,這是新疆最大的一個口岸,設有規模龐大的保稅區,有國道和鐵路連接中國重要的工業生產省份。而這個龐大的保稅區,既是陳列室,也是大貨倉,中亞五國一下定單,就可以從保稅區提貨,經哈薩克運到其他中亞國家。

中國成為新進力量

一九九二年,中國和中亞五國的貿易額不過是五億多美元,但到二○○九年,雙邊貿易額已上升至二百六十億美元,增幅是五十倍,而中國國企在國家西進策略的推動下,大幅增加在中亞五國的投資。在中亞五國趨利主義抬頭下,中國就算不能說是壓倒俄羅斯,但也逐漸成為該地區的新進力量,而在大格局上,中國的上升勢頭良好,早晚會壓倒俄羅斯。

至於美國,其決勝條件不在中亞而在阿富汗。如果美國可以擺平塔利班,勸服其參與阿富汗政府,令局面穩定,那親美的阿富汗政府將會成為美國進軍中亞的橋頭堡。一旦阿富汗徹底失敗,那美國的大中亞計劃將要畫上句號,中國在該地區的影響力將進一步上升。

張志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