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視寰球:土耳其尋回自己身份

土耳其雖然失意於加入歐盟,但在過去一年卻於國際政治上充分發揮其地緣優勢,在中東地區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而經濟上也一洗頹風,出口強勁,最近更被廣泛報道土耳其加強跟伊拉克的融合。土耳其南部有一小段邊境和伊拉克接壤,土耳其計劃大舉投資,把兩國的鐵路、公路、航空交通以及輸油氣管道接連整合起來,讓兩國的人流物流可以暢通無阻。二○一○年,兩國的貿易額高達六十億美元,是兩年前的兩倍。

呼之則來 揮之則去

在伊拉克,土耳其找到它在中東地區的成功例子。土耳其一直是西方陣營的一員,西化程度較深,商業及製造業的底子也較厚。伊拉克石油蘊藏豐富,品質好又方便開採,由於伊國趨向穩定,在有利的內部形勢下,它成為了各國力爭的市場,而土耳其就佔了最佳地利。在伊拉克開始重建並開發其能源資產時,積聚了大量的購買力,土耳其適逢其會,為伊國一片向好的經濟活動錦上添花,每日便有一千五百多輛貨車穿梭兩國邊界。預計兩三年後,伊拉克將會成為土耳其的最大出口市場。

土耳其東轉的戰略會走多遠、走多深,目前還難下定論,因為土耳其的去向不是自己說了算,美國是其中一個重要的決定因素,然而,土耳其東靠則是勢所必然。近年土耳其在伊斯蘭世界中的左右逢源,不是只當美軍跟班時可以相比的。

二戰之後,英美先後承擔援助土耳其的任務,還把土耳其拉入北約,但入約容易入盟難,這正好說明西方世界眼中土耳其的價值:頂住蘇聯。如果西方和蘇聯爆發戰爭,土耳其就是西方陣營直插蘇聯心臟的尖刀;若然蘇聯南下,土耳其就是頂住蘇軍的堡壘。故此,北約在土耳其開闢多個海軍基地,並且部署先進的導彈,表面上是增強土國防衞,實際上是把它推到對抗蘇聯的最前沿,成為西方抗蘇的前哨站和擋箭牌,這隻美蘇角力的棋子更可以隨時犧牲。

土耳其人不笨,當然明白其中利害,卻別無選擇,而美國那種呼之則來、揮之則去的態度更令他們難受:冷戰結束後,美國對土國的種種政策嚴加指摘;第一次海灣戰爭時,美國又拉土耳其助陣,馬上送上大批淘汰邊緣的武器要土國賣命;惟戰事完結後,美國又立刻在庫爾德問題上找麻煩;最令土耳其受傷害的是,它當了美國多年的中東打手,但入盟之事卻受盡刁難。

獨立自主 大發其財

當時機有利時,土耳其靈活轉身,利用它在中東地區的獨特優勢,大發其財之餘,更於伊斯蘭世界中找回自己的身份,一嘗獨立自主、指手畫腳的滋味。土耳其東向政策雖然未必可以走很遠,但總比做唯命是從的打手過癮得多。

張志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