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深港高鐵香港段爭議餘波未了,立法會審議財政預算案拉布戰也暫未見結束曙光,此時此刻,港府高官突然另闢戰線,就兩大極具爭議的政治議題,包括關乎政改的公民提名、以及佔領中環行動表態,時間上趕及七一前,也早於佔中六二二政改電子公投,表態時間看似漫不經意,但政治訊息明顯,就是要將不切實際的想法消滅於萌芽。
首先要消滅的念頭,是莘莘學子可能參與佔中。還記得佔中概念提出已有一段時間,港府高官過去回應時,隔空回應的多,直接回應的絕無僅有,主責教育事務的教育局局長吳克儉本周三突然擺出強硬態度,嚴詞警告佔中不可能不違法,又指學生參與一旦被控及留案底,將會嚴重影響日後升學及就業,而教師參與佔中亦需承擔法律責任及職途後果。
吳克儉突然開腔詳細回應佔中,表面原因是回應「幫港出聲」同日較早時間的反佔中「索償論」,但吳當日手持「貓紙」,批評佔中違法,即使一連多日被部分教育團體批評言論屬「政治施壓」、「行政干預教育專業等」,吳克儉所屬的教育局仍然企硬未有退縮,定位吳的言論屬善意提醒。有政界中人估計,恰恰最近有京官先後兩次談及佔中,最新一次更提及佔中三點要害,兩者究竟有否連動關係,答案不言而喻。
同樣漫不經意的是,政府政改底線曝光。政改三人組突於首階段諮詢結束後不足兩周時間,直指公民提名、政黨提名和三軌方案,在法律上有爭議,政治上難有共識,操作上亦有困難,因此次階段諮詢成為政府方案的機會低。
眾所周知,政府過去於六四、七一等政治敏感時間前夕,都會如履薄冰避免出錯,今年再加上有六二二政改電子公投,要為政改拆彈的適合時間不多,延至七一後又擔心外界無足夠時間消化,現在有關做法不失時機,並可殺對手一個措手不及,何樂而不為呢?
風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