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過去一兩年不斷推出穩增長措施,從微刺激到大規模基建重臨,從減息降準到貨幣貶值,經濟下行壓力不減反增。國家統計局官員日前罕有地提出,約百分之七的經濟增長目標,原來只要達到底線的百分之六點五也算成功,間接承認難以保七。現時內地面對的並非經濟周期放緩,更不是預期中的新常態,實際是陷入嚴重的結構性放緩,必須厲行全盤結構改革,中國經濟才有希望。

參考幾個重要經濟指標包括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進出口及零售等,過去一兩年均在走下坡,而且愈跌愈急。八月規模企業利潤按年跌百分之八點八,創史上最大同比跌幅,民生宏觀指下半年破七已成定局。如果經濟放緩僅是周期性質,以穩增長措施作為逆周期手段,經濟下行壓力理應不會愈來愈大;相反,如果經濟放緩屬結構性質,即是經濟結構不僅無法滿足當前需要,反倒拖經濟後腿,再搞大規模投資刺激,只會令問題惡化,投入愈多增長愈慢。

市場有不少意見認為,○八年金融海嘯後中央急推四萬億人民幣救市,是導致目前困局的元兇。其實當年大水猛灌只是推波助瀾,經濟體制存在結構缺陷,才是令局面一發不可收拾的根由。國有經濟佔壓倒性主導地位,國有企業及國有銀行「官員」似執行政策多過經營生意,投資總是一窩蜂,只問能否達標而不理會經濟效益。

如要走出困局,必須由經濟體制改革入手,有效運用資源,投資才會以效率為先。中央並非不知問題所在,亦提過要深化改革,由市場擔當資源配置,但同時強調以國有經濟為主,並要不斷加強,沒有對症下藥。國企無論引入多少現代化管理及民間資本,若官本位性質不改變,便看不到經濟結構可脫胎換骨。

回顧七八年改革開放令經濟起飛,成功關鍵是改革經濟體制,打破「大鑊飯」,縱然只是有限度的市場化,在當時的環境,個體戶及民企釋放的制度紅利仍然驚人。現在經濟再走到樽頸,明顯需要另一次體制改革,讓市場擔當資源配置,才可創造新的增長動力。國有經濟的經營效益低下並非秘密,不觸碰體制問題,只靠引入民資陪襯,象徵式地下放行政權,有限的政策紅利,實無法令經濟再起飛。

人人都說中國經濟增長仍屬全球最快,那麼為何要急於穩增長?原因是經濟效率偏低,須維持偏高增長才能穩住大局,凸顯經濟結構須深度改革。中央寄望轉型至內需帶動經濟,目前的體制卻偏重基建及工業,愈穩增長愈無效益,更莫說帶動民眾收入高增長來刺激消費,不如索性把穩增長的巨額資金,用於社會保障,讓民眾無後顧之憂才敢消費,否則經濟低迷恐將持續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