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家為挽救造船業,廣船及熔盛先後獲注入大量資產及資金。(資料圖片)
日股尋日復市,最高升4.3%,乃七年來首次突破17,000點關,顯見上周日本央行宣布擴大寬鬆政策對股市的刺激作用餘威未盡。不過,自一九八九年信貸泡沫爆破以後,這些年日本都一直行量化寬鬆及維持零息政策,結果經濟仍舊不濟的事實有目共睹。歸根究柢,必須要在政治及金融領域進行結構性改革,才能治標兼治本。

太陽日誌
內地大部分地區已公布首三季GDP數據,初步總結26個省(區、市)地區GDP合共約44.5萬億元人民幣,竟然較國家統計局已公布的同期全國GDP高出2.5萬億元。有如此出入,好明顯是地方政府GDP數字有「水份」,亦反映現時統計數字的準繩度有待提升。當內地金融市場逐步對外開放,經濟數據統計制度實有加快完善的必要,否則若連基本的經濟數據仍未能確切反映實況,那如何叫海外投資者安心直接投資內地市場?
二○一三年起,中央已對造船業發出明確打救訊號,除了要求各地銀行延長船廠貸款還款期外,更透過補貼,迫使船公司購置新船。不過,這兩項政策對廣船及熔盛的貢獻暫時並不多,今年首三季,熔盛重工旗下江蘇熔盛仍錄得逾30億元虧損,該附屬公司佔去熔盛近90%業務,按此趨勢,可預見熔盛全年虧損之嚴重。
以估值計算,熔盛股價較一五年預測帳面值折讓40%,即預測市帳率只有0.6倍,估值已相當低殘。但當然,這並不足以構成股價上升的動力。不過若行業出現一些結構性轉變,股份則被「Re-rating」的空間。
今年,廣船及熔盛分別獲注入大量新資產或資金。廣船獲母公司注入軍用造船業務,而熔盛亦獲得多位巨型投資者透過可換股債注數十億新資金,而南通市政府亦要求當地銀行把熔盛的貸款期延長。
雖然上述一系列行動不會令兩間公司立即產生巨額盈利,但已足夠令公司估值改善。以熔盛為例,在獲新一輪資金之後,股價雖然未有即時好轉,但若公司能證明其現金流轉趨穩定,加上債務問題得到解決,預測市帳率有望重上1倍關口,故現價仍有一定值博機會。
史提芬

租/售 | 租 售 | ![]() |
樓盤由squarefoot.com.hk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