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局周末期間再度向銀行體系注資,可見資金流入本港的情況仍然持續,本周市場將聚焦國內次季GDP公布,將可進一步反映在中央微刺激措施推行後,經濟是否真正見底。在資金充裕的情況之下,港股於低位承接力甚強,若然國內數據理想,或有望推動恒指再上試23,500點之上。
世界盃曲終人散,德國以具說服力的表現力壓阿根廷第四度封王,可說是實至名歸。德國捧走世界盃,但早於決賽舉行前,該國運動品牌adidas早已成為大贏家,原因是決賽兩支球隊都是由adidas贊助,而在四強更是擊敗由死敵Nike贊助的巴西和荷蘭進入決賽。事實上,今屆世界盃贊助商大戰繼續出現Nike、adidas和Puma三分天下局面,分別贊助10支、9支和8支決賽周球隊球衣,32支球隊其中27支球衣由這3間公司包辦。
adidas贏漂亮一仗
雖然adidas在世界盃贏出漂亮一仗,但其股價卻明顯跑輸Nike,主要是後者於如籃球和跑步鞋等類別銷售理想,特別是受惠美國經濟復甦的北美市場。面對贊助費用連年急升,即使著名運動品牌的經營亦愈見困難。
Puma來季取代Nike贊助英超勁旅阿仙奴,每年費用便高達3,000萬鎊;至於Nike亦決定來季完結後與曼聯終止合作關係,有指adidas向曼聯開出每年贊助7,500萬鎊提出合作,較Nike原有合約高出2倍,可見體育贊助的競爭激烈程度。
內地體育用品企業過去數年同樣面對不少問題,在經過長時間關閉過度擴張的店舖和清庫存階段過後,情況於今年漸見改善。不過,行業競爭仍然激烈,若始終未能在產品質素和款式上尋求創新,復甦情況亦只會是短暫,要躋身國際知名品牌和追上外國對手盈利能力的目標只會是空談。
鴻昇證券資產管理部董事總經理 陳蓓敏(作者為註冊持牌人士)

租/售 | 租 售 | ![]() |
樓盤由squarefoot.com.hk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