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港股市所見,投資者對內地經濟下半年穩步復甦的信心比第一季回暖。外資券商卻大唱反調,認為中央一系列微刺激措施配合出口增長,第二季GDP增幅回到7.5%只屬暫時性,下半年面對的一大隱憂,是供過於求的房地產市場,惡劣情況未盡顯露,估計全年GDP增長低於中央7.5%的目標。剛好在這時,官媒罕有開腔,提出房地產調控思路及手段快到「拐點」,似為鬆綁放風,可惜要起死回生恐怕沒那麼容易。

內地樓市弱勢加劇,五月份向來是傳統旺季,統計數據卻顯示,70大主要城市中,僅得15個城市的新建商品房住宅價格錄得按月升幅,對比三月的56個、四月的44個大幅減少。內地樓價從過往幾年愈調愈升,到去年十一月達到頂峰,今年進入調整期,變速之快令人咋舌。

內房發展商已公開的銷售數字顯示,截至五月銷售完成度,平均只及全年目標三成,經歷四、五月滯銷期,新建房屋庫存積壓下,準買家看到一個事實,下半年發展商需要更進取地降價促銷,延遲置業的想法使得發展商要推出更猛的降價策略,樓價哪有不跌之理。

中國樓市調控政策,始於○二年六部委頒布的217號文件,期間主要針對需求管理,收緊土地及房地產商的信貸,以投資降溫為主,最終因擔心經濟硬着陸而半途而廢。今次新一波房地產下跌勢頭,與以往最大分別,在於並非由中央調控觸發,反而由市場供求初現失衡所引爆。

樓市狂牛終於低頭,中央政府應該樂見其成才對,然而,四月至今,有超過十個以上的三、四線城市悄然取消限購令。今次不同以往,不但沒有被中央迅速否認(六月份,瀋陽成為首個默許下取消限購令的城市),銀監會也高調要求銀行,為首套房置業人士提供支持。從堅持調控到樓價向下,再以行政托市,對樓市態度一百八十度轉變。

內地樓市經歷漫長升勢,吸引大量民間資金湧入,成為民眾積累經濟成果的巨型金庫。港人曾經歷九七樓災,最清楚樓市急跌引發的財富萎縮效應,消費受影響之大,對一直想減低依賴出口、走內需經濟的中國,更是不能刺破這泡沫,只能盡量控制令樓價升慢一點。況且,內地經濟結構環環相扣,樓價跌勢過急的連鎖反應,已見波及水泥、鋼鐵等上游行業。

內地開始取消樓市限購,人行推定向降準,下半年甚至可能直接減息,能否幫忙救活樓市?關鍵要看內房發展商的財政,經歷一三年破紀錄銷售,大部分房企無落雨收柴,反而提升借貸,加快建屋規模及進度。

今年內地銀行對房地產相關貸款轉趨審慎,加上人民幣貶值,內房過去所發行的美元融資票據,錄得數以十億元人民幣虧損在上半年浮現。市場估計愈跌愈心急出貨的風氣,至少會持續至年底,中央就算真的改變對樓市調控的態度,樓價也不容易在短時間內得到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