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回歸後,由自大變得自卑,又由自卑過度,變得竭斯底里式自戀狂妄,明顯是患上了「後中年候群症」。想改變,又怕變,生活不滿得很想振作,卻又習慣頹廢。但香港是否真的一無可取?讀者或許會問,這跟二○一四年投資港股,又有甚麼關係?

數月前,B爺跟國內一位很懂得炒股票的大款朋友聚餐後,就一直跟我說,其朋友認為中資在海外收購品牌,困難重重。所以他估計,日後他們會轉往香港市場,收購一些在國際上有品牌、又或者有市場滲透力的公司。

那麼,還有那些品牌可供國內大企業收購呢?已經沒有控股性大股東的思捷(00330),算不算一個選擇?姑勿論誰是買家,公司股權如此分散,找誰談好?那跟新世界(00017)系格格不入的佐丹奴(00709)呢?不要說國外乏人問津,就算是國內,品牌力早就直線下降!德永佳(00321)旗下的班尼路(Baleno)算是好一點的選擇,但截至一三年九月的半年仍虧損1.5億元,與其花費買這些有負累的品牌,何不花多一點時間,尋找尚有發揮餘地的隱性香港品牌?

維他奶受捧有因

自己心中,倒有兩個黑馬選擇,第一個是維他奶(00345),另一個是擁有多個電子學習玩具品牌的偉易達(00303)。

在我看來,兩者都同時有對內和對外的一石二鳥概念。前者估值已達35倍預期市盈率之上,增長率停留在單位數字,股息率低於2%。似乎,沒有沽出,反而把其股價推至突破11.5元十年高位的資金,是志在盈利以外的東西。例如,在食品安全備受關注的中國,一些食品企業會不會看上維他奶在全球包括美、加、歐、澳和新西蘭在內近40多個海外市場,都能通過檢測發售產品的信譽和能力?

相對地,假如把偉易達視為品牌股,毫無疑問它較維他奶抵買得多。業務地域同樣遍及歐、美、中,但預期市盈率卻不足16倍,預期派息率卻超過6%,真的是可攻可守。旗下學前兒童電子學習輔助玩具品牌「InnoTab」、「MobiGo」和「V.Reader」,歷史猶久兼屢獲殊榮。

在注重下一代教育和放寬一孩政策後的中國,說不定單單在內地,就有另一番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