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反恐戰打開無人機軍事化之門,美國擁先進載人戰機生產技術,無人機開發贏在起跑線。諷刺的是,美國F35載人戰機項目波折重重,搭載技術愈尖端、研發時阻滯愈多問題表露無遺。新世代民航客機波音七八七鋰電池過熱事故,同樣反映追求頂尖和創新代價不菲。
美軍空中王牌F22隱形戰機屬非賣品,美國聯同歐洲多國合力研發F35,圖獨霸隱形戰機出口市場。美國大舉出口F35,生產規模隨之擴大,有助國防部壓低採購成本。
安倍政府 赴湯蹈火
西方媒體指出,美國國防部高估電腦模擬測試的可靠性,於F35原型機測試完成前直接進入量產階段。隨着硬件和軟件之潛在問題逐步浮現,層出不窮的大修小改打亂原有生產計劃,研發成本不斷上升。
美國一個智庫日前發表報告,指F35靈活度欠佳、機載能力不足、航距不夠遠、過度依賴隱形科技,反而將被F35取代的F16更優秀。
美國國防部多番下令F35停飛,均涉及戰機最核心的引擎。F35除普惠公司生產的引擎外,並無後備引擎可用,以往一機種至少有兩款引擎可用。F35耐用度與戰鬥力存疑,日本引入F35的決心卻絲毫不動搖,為全面重返國際軍火市場預留切入點。
前年三月,日本政府宣布,該國參與生產F35並無違背「武器出口三原則」,稱相關活動會在美國嚴格監管下進行。去年四月,日本內閣通過「防衞裝備轉移三原則」,大幅放寬出口武器及技術的條件,打破二戰後日本和平體制。同年,日本政府宣布與英國攜手開發戰機空對空導彈技術,盼有關科研成果最終可供F35戰機使用。
安倍政府為美國F35戰機項目赴湯蹈火,是一場赤裸裸的政治交易,換取美方隻眼開隻眼閉,對日本專守防衞國策分崩離析一事不加干預。
安倍政府力圖解禁集體自衞權,利用和平憲法第九條沒直接禁止日本為維持和平安全行使武力之灰色地帶,令當局有「釋法」空間為出兵海外找藉口。安倍晉三推出新安保法,今夏很可能獲日本國會全體通過。
一個巴掌拍不響,美方急於淡化問題多多的F35研發計劃,加上圍堵中國心切,美中於東亞角力愈演愈烈,安倍復辟軍國主義的不軌圖謀如入無人之境。
卞世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