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政局持續混亂,兩大反謝里夫勢力政黨人民運動黨與正義運動黨不斷號召民眾示威,指謝里夫去年大選大規模舞弊,要求他下台。當前,軍方態度成為巴基斯坦政局走向的關鍵。

今次動亂表面上是政黨惡鬥,實際上軍方才是幕後操縱者。謝里夫上台後,吸取穆沙拉夫政變下台的教訓,不斷抵制削減軍方在巴基斯坦的影響力,無論是軍費安排還是重要人事任命,謝里夫都直指軍方內部親貝娜齊爾的力量。眾所周知,巴基斯坦前陸軍參謀長基亞尼曾擔任貝娜齊爾的助理軍事秘書,與布托家族淵源很深。

作為布托家族的政治死敵,謝里夫一直對基亞尼不放心,在暗中操縱下,巴基斯坦軍方去年進行人事替換,基亞尼被迫退休,而原先不被看好的拉希勒出人意料地出任陸軍參謀長。事後媒體披露,拉希勒與謝里夫的一名心腹關係極為密切,這成為其最終脫穎而出的關鍵。

可惜,謝里夫的算盤未必打得響。根據以往經驗,從阿尤布汗、齊亞哈克到穆沙拉夫,這些曾經發動軍事政變的陸軍強人,甫上任時都對民選政府非常謙恭謹順,但隨着掌握軍事大權,便開始露出狐狸尾巴。今次動亂也是如此,軍方在背後支持反政府人士,以削弱謝里夫的力量,或者想藉此引起動盪,好讓軍方有藉口干預。

自一九四七年巴基斯坦獨立以來,共有十一位總統、十七位總理,還不包括多名臨時總統和總理。在持續動盪的政局背後,軍方強勢、政治內耗、腐敗難除等因素一直糾結不清。十年民選政府,十年軍政府,已是巴基斯坦政局的潛規則,導致巴基斯坦歷屆政府都無心也無力開展經濟設施建設,民生改善更無從談起。

由亂而治 要靠強人

表面上,巴基斯坦按照西方政治設計,有完整的民主體制,三權分立、司法獨立、輿論監督等,但由於經濟落後、部落政治、豪門獨立以及軍人干政等傳統與陋習的衝擊,巴基斯坦的民主體制根本得不到有效運轉,反而墮入到由亂到更亂的惡性循環。按政治學者的定義,巴基斯坦其實已處於失敗國家之列。

巴基斯坦要徹底實現由亂而治,需要進行前所未有的大革命和現代化,各部落、豪門、軍頭與寡頭之間實現大和解。要做到這一點,必須有強人主控局勢,但巴基斯坦能出這樣的強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