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前總統布殊當年發動伊拉克戰爭,國會授權法案獲共和民主兩黨國會議員大比數通過,時為○二年十月。十多年後,無美軍長期留駐的伊拉克,因當地阿蓋德分支ISIL作亂烽煙四起,不少當年有份投贊成票的議員覺今是而昨非,質疑以戰止戰是否可行。

來自亞拉巴馬州的共和黨資深參議員謝爾比,是當年七十七位贊成出兵伊拉克的國會參議員之一。被問到華府發動空襲行動能否扭轉局面,謝爾比說:「中東回教什葉遜尼兩派爭鬥了一千五百多年,我想無論我們採取何種行動,也無助化解這場衝突。」其時也投贊成票、現為民主黨參院多數派領袖的里德說:「伊拉克戰爭歷時近十年,我們受夠了。」美國兩黨反躬自省者眾,○八年大選奧巴馬手下敗將麥凱恩依然故我,稱只需派少量地面人員支援空襲,軍事行動便立竿見影。

奧巴馬眼見伊北基督徒和雅茲迪族被聖戰分子殘殺消息此起彼落,為向左派人士交代,無奈發動效果存疑之空襲行動,並硬着頭皮考慮將空襲行動擴展至敍利亞。但駐伊美軍撤走多時,美國在伊拉克境內建立的情報網隨之瓦解,美國精確導向武器再厲害,無精準情報在手,要消滅神出鬼沒的ISIL骨幹成員,誠非易事。

伊拉克亂局源自宗派衝突,奧巴馬在伊拉克內部宗派衝突全面擺平前發動空襲,或弄巧反拙,驅使更多不滿什葉派政權的遜尼派人士踏上支持ISIL的不歸路。前往伊拉克和敍利亞打聖戰的西方人士日增,華府發動空襲清剿ISIL,隨時刺激國內同情ISIL的人士採取報復行動,變生肘腋。

霸權至上 自相矛盾

縱然不少美國鷹派政客嫌奧巴馬軍事打擊行動去得不夠盡,但鮮有人敢提出重派地面部隊赴伊,甚至出兵敍國將ISIL連根拔起。說到底,政客抽奧巴馬水過後,還是國家利益至上。布殊政府當年明知手頭情報有問題也要攻伊,擺明衝着伊拉克油田而來。近年,美國受惠於頁岩油氣革命,進口能源壓力大減,眼下伊拉克亂局對美國能源安全之威脅,與布殊主政時相比,不可同日而語。

美國戰略重心東移乃大勢所趨,令人懷疑民主共和兩黨不少議員從鷹變鴿,對奧巴馬向伊敍兩地採取大規模軍事行動極有保留,是保住美國霸權至上之思維作祟,懶理是否自相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