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執政六年多以來,與大陸簽訂了十九項協議,開創了前所未有的兩岸前景。可以說,兩岸關係的改善,是馬英九的最佳政績。但是,近日陸委會副主委張顯耀去職,馬英九政府處理手法荒腔走板,對兩岸共同築夢給了最深痛的一擊。

原本政務官的適任與否簡單之至,隨時上任,隨時去任。可惜,在張顯耀去職一事上,當局的手段太粗糙,引起反彈。張積極為兩岸事務工作,可能踩了其他單位的紅線,這本是內部的權力鬥爭,但張的罪名竟升級為洩密、共諜、外患罪,此種說法令人心寒之餘,更將大陸視為他國,兩岸乃國與國之關係,馬英九一直在兩岸議題上釋出的善意,竟因此步入陳水扁「一邊一國」的歧途,實在荒誕之至。

張顯耀被披上共諜之外衣,媒體還稱他為有史以來層級最高的共諜,兩岸又陷入諜對諜的恐怖,和緩氣氛隨即消逝,過去建立的互信頃刻瓦解,服貿協議、貨貿協議、爭端解決機制及互設辦事處等議題可能就此觸礁。國民黨是否意識到一六年可能出現政黨輪替,不希望民進黨沿着自己鋪墊的路有所作為?

另一方面,事件亦導致馬英九政府的社會形象與信任遭受重創,難以推動兩岸的興革政務。綠營在立法院又找到了杯葛抵制兩岸法案的理由,更進一步主張停止任何談判,並質疑以往的談判成果,因若主談代表涉嫌洩密,其所談的協議能生效嗎?這又牽扯到法律問題,有待釐清。

忙於內鬥 進退失據

兩岸暗濤洶湧,馬英九政府把對岸視為敵對政府,北京則以「一中」審視台灣問題,彼此認知有巨大差異。近日,台灣明星柯震東在北京吸毒,北京警方將其拘捕後,並未在二十四小時內通報柯在台的家人,做法引起極大回響。陸委會表示,台灣人若在大陸被限制人身自由,陸方應及時通報;大陸則表示,柯不具台商身份,故有關協議不適用。台灣社會責難馬英九政府與大陸簽了司法互助協議,但兩岸對協議的認知不同,北京並未遵守。台灣報章評論認為,北京吃定了台灣,台灣只有被動無積極的作為;又抨擊當局忙於內鬥,不關心在北京被捕的台灣公民。事件再次激起台灣民眾對馬英九政府的不滿,以及對北京的質疑。

馬英九上任以來推動的兩岸關係,在張顯耀和柯震東事件上再次受到嚴峻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