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國經濟數據見明顯回軟,上周五公布的九月份非農業新增職位遠低於預期之外,本周一公布的美國供應管理協會(ISM)九月份非製造業指數亦回落至56.9,已連續兩個月出現下跌,而非製造業佔美國GDP達七成以上比重,進一步反映美國經濟未必如想像般強。不過,正如筆者周二的文章所言,近日壞消息反作好消息炒作,原因是加息時間表有望推後,相信短線可繼續支撐股市表現。
港股經過連日反彈後,恒指再次重上22,000點。全球風險胃納正在上升,恒指連跌5個月後,已有條件迎接一個大反彈,而中央已就個別板塊有推出新扶持政策,市場亦可能隨時重提央企改革這個議題,本月應宜多留意國策受惠股的表現。
中國中醫科學院的屠呦呦因發現青蒿素為治療惡性瘧原蟲所引發的瘧疾特效藥,而獲得今年諾貝爾醫學獎,令一眾醫藥股成為炒作的對象。
藥股獲國策扶持
事實上,醫藥股一直受到國策支持,特別是自發改委六月取消藥品政府定價後,國內多個城市皆見藥品價格大幅上漲的情況,而專注研發的製藥股最為受惠。
中國生物製藥(01177)是筆者較為看好的股份,原因是集團對研發藥品方面有較大投放,較多新產品推出可助推升盈利。目前股份於9元有較強支持,不妨考慮於該水平吸納,目標上望10.2元,跌穿8.5元則先行止蝕。
鴻昇證券資產管理部董事總經理 陳蓓敏(作者為註冊持牌人士)

租/售 | 租 售 | ![]() |
樓盤由squarefoot.com.hk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