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核電行業利好消息多多,中廣核電短線不乏催化劑。(資料圖片)
內地工業利潤創有紀錄以來最大跌幅、嘉能可(00805)或成商品界雷曼、美國加息升溫、西班牙加泰羅尼亞公投等等,搞到港股九月「衰頭衰尾」,恒指在期指結算日跌629點,穿埋月初盤中及收市低位,國指則尚未穿窿。恒指下個目標已放在兩萬大關。近期升就幾十,跌就幾百,每次博反彈都係一個陷阱。

太陽日誌
八月份工業利潤大跌,但A股近日卻跑贏全球股市,3大指數昨分別跌1至2%,史提芬上周初預言滬綜指3,200點會走貨,同樣道理,到3,000點就算冇國家隊托市,亦會有散戶投機性撈底。
長假當前沽定先
今日係十一前A股最後一個交易日,然後放7日長假,滬綜指估計點都會頂住3,000點收市,免得有損「國慶」,但海外投資者可能睇見成個禮拜冇交易風險太大,所以趁呢兩日沽咗先,昨日滬股通亦賣盤超買盤。
現時中國每有重要經濟數據公布,市場已成驚弓之鳥,放完長假後又可能面對連串經濟數據,原來GDP增長7%定義是底線不低過6.5%,似乎先為自己封定後門,第四季有五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兩個大會,過往大會前夕例牌股市做好,現亦傳出將出動「組合拳」救市,放假期間可能先來降準,但若無新招恐怕效果爾爾。
假如今日大吉利是,滬綜指跌穿3,000點,恒指跌穿兩萬點,是否會來一次技術性反彈?正如前文所言,近期陷阱處處,上次恒指跌穿兩萬點已要追溯至一三年七月,半年後個市反彈3,000點;今次恒指累跌8,000點,但22,000點屢試不穿,假設穿20,000博重上21,000並不是奢望,正如滬綜指在3,000至3,200點之間玩上落亦搵到幾餐晏仔,但是否博得過見仁見智。
手持現金最安全係人都識,尤其現在危機四伏,昨重災區是資源礦業股,嘉能可單嘢有機會演變成商品災難,原因公司要賣資產還債,手上咁多商品庫存推出市場咪話唔驚。
中國以前靠低工資已可獨步江湖,從而亦帶動投資和消費,增長具有其必然性,但現時回落也是必然,不計所謂「中產收入陷阱」,出口和投資已走到盡頭,希望靠內需去推動經濟是最大方向,故有股市財富效應谷經濟的妄想。
然而,消費並不單看今日在股市賺多少錢,主要是看對經濟前景的信心,若見經濟蕭條,有錢亦寧願儲起傍身。中國的儲蓄率無疑全球最高,但「磚頭最保值」觀念已根深柢固。
為保七出盡法寶
中國究竟仲有乜符弗「保七」實在成為疑問,但不能放軟手腳,發改委八、九月「密密批」,昨又有逾千億鐵路項目,今時今日仲要靠基建投資可見冇料到。事實上,現時大部分公路有排都未飽和,就算鐵路投資到明年已可能見頂回落。個人意見認為,尚僅餘核電投資仍有空間,原因是自福島三一一事件後已有很大段真空期,而海外國家對核電的興趣亦僅次於高鐵。
有消息話,內陸核電在選址及安全性方面已進行調研,有機會重新啟動。海外項目亦有好消息,本月內中廣核集團同肯尼亞簽約開發核電,中國核工業集團與美國泰拉能源簽署第四代核電開發協議,而英國早前亦宣布中國將建設當地預算超過2,400億元人民幣的核電廠,習主席下月訪問英國,相信將會帶來中英在高鐵或核電進一步合作的好消息。
當然,以上的好消息早前已為核電股帶來一段小陽春,中廣核電力(01816)曾連升四日,但不能否認核電是中國少數基本因素轉好的板塊,中廣核電上半年盈利亦增長36%;受惠於沿海核電重啟,惟核電的建設期及入帳期較長,未來才會逐步反映,集團並期待獲母公司注入核電廠,缺點是估值偏高,但短線卻不乏催化劑。
史提芬

租/售 | 租 售 | ![]() |
樓盤由squarefoot.com.hk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