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油價暴跌,首當其衝是俄羅斯,因油氣佔該國出口比重達75%,並貢獻超過一半以上的預期收入;再加上烏克蘭危機,美元強勢及歐美制裁,使得俄羅斯的債務危機日益加重,國際資金逐漸撤出,金融危機由此引發。

國際油價在短時間內暴跌,但供求關係變化早就發生了,只是俄羅斯一直有一個心態,認為石油供應國能與以往一樣把油價控制在一個水平,可惜這只是一廂情願。至於美元強勢已持續了兩年多,從時間跨度來看,應有足夠時間讓經濟轉型及調整,但俄羅斯並沒有這樣做。

對於歐美經濟制裁,這主要是與普京的「俄羅斯帝國夢」有關,是一個相當政治化的問題,無法通過經濟手段解決。如果普京改變對烏克蘭的做法,歐美逐漸解除經濟制裁,便能恢復市場信心,可惜看來不願這樣做。

債務違約風險增

原油價格是否會企穩在現有水平是個問題,何況油價對盧布貶值壓力巨大。盧布貶值愈是嚴重,資金逃離規模也愈大,只要國際油價持續低迷,盧布要走出當前貶值的困境並非易事。

俄羅斯央行試圖重手加息來遏制盧布貶值、資金外流,一夜之間把基準利率從10.5%升至17%,依然無力令其止跌。有分析指,俄羅斯或實施資本管制,但這樣做的後遺症不可低估。

盧布暴跌不僅引發金融危機,更使得俄羅斯6,000億美元債務負擔雪上加霜,債務的違約風險大增。比如,自油價暴跌以來,反映主權違約風險的信用違約掉期(CDS)價格急升超過兩倍。不過,與九八年俄羅斯債務違約危機相比,現在還有一點喘氣機會,就看普京是否想化解,改變對烏克蘭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