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屆三中全會即將召開,市場期望很高,希望這次會議如十一屆三中全會一樣有重大改革措施出台,開啟中國經濟發展新篇章。

市場期望甚麼?最重要的應是兩方面。一是如何減弱政府對金融市場過多的干預與主導,形成真正市場主導的價格機制;二是如何防範中國金融市場的系統性和區域性風險。

當前中國金融體系有兩大特徵,一是以銀行為主導,銀行業資產有144萬億元人民幣以上,佔整個金融體系資產80%以上,五大國有銀行又佔絕對優勢。二是政府對銀行業實行嚴格價格與規模管制。

政府對金融資源的主導,體現在如何分配,讓這些金融資源流向哪裏。近十年來,國有企業及國有銀行可以有這樣快發展,與政府絕對主導有關,把大量金融資源以低成本注入國有企業。

政府的絕對主導還表現在市場價格機制上,把利率機制當作社會財富轉移與分配機制。當前金融體系表面上是由市場定價,比如有貨幣市場的拆借利率、有期貨市場不同衍生產品價格等,但央行的基準利率是一年期銀行存貸款利率,金融市場上的價格都以此為基準。

開放存款利率管制

今年七月,央行開放對銀行貸款利率管制,希望增強銀行自主風險定價能力,市場一片贊同,認為邁出了利率市場化最重要一步。最近央行建立起的貸款基礎利率報價機制,更有人認為是利率市場化向信貸市場延伸,認為價格管制已剩下最後一步,即銀行存款利率開放。但正因為對存款利率不開放,體現了政府對金融價格管制的嚴重性。

在這樣條件下,銀行業成本是控制在最低成本上,收益則可以自由定價,有利以五大國有銀行為主導的銀行業,而最不利的是中小企業(它們要承受更高的貸款利率)及廣大存款人(居民財富就是通過這種對利率管制,轉移到能獲得低成本貸款的人)。前十年居民的存款利率有60%以上時間是處於負利率,社會財富在過程中被分配轉移,源源不斷地流向沒有效益或低效益的國有企業。故開放金融業全面價格管制,建立起市場主導的價格機制,是最重要的金融體系改革。

金融市場發展還得防範風險,特別是系統性以及區域性風險。要做到這點,就要讓金融業為實體經濟服務。可惜中國金融業對於實體經濟的服務愈來愈遠離,金融產品只是交易賺錢的工具,所有人都希望進行過度信用擴張以獲得最大利益,成為金融危機的根源,重大金融改革就得從這方面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