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進出口等經濟數據相繼報喜,令市場相信中國經濟增長的「低谷」已經過去。國家統計局發言人盛來運昨表示,中國經濟出現積極變化和更明顯的企穩迹象,外部環境也有改善,對於實現今年經濟增長的預期目標「充滿信心」。德意志銀行、瑞信等國際投行亦一改前幾個月的悲觀看法,相繼上調對今年中國經濟增速的預期。

外資行估華今年經濟

內地GDP變幅

兩個月前,外資投行仍爭相下調對今年中國增速的預期,但在中央政府明確「穩中求進」及經濟增長底線管理的政策訊號下,七月份的工業、投資、出口等數據均現止跌回穩的迹象。上周公布的八月份滙豐中國製造業PMI初值在四個月來首度重上盛衰分界線,強化市場對內地經濟回暖的信心。

瑞信估今年GDP增7.6%

德意志銀行日前率先上調對中國下半年經濟增長率的預期,由7.6%上調至7.7%。瑞信董事總經理兼亞洲區首席經濟師陶冬亦在昨日的報告中,將今年全年的經濟增速預測值由7.4%,上調至7.6%。瑞信認為,中國的經濟已經觸底,雖然目前上升的動力可能還不強,但考慮到之前市場對中國前景的看法非常悲觀,「經濟企穩」本身無疑已經是好消息。

盛來運昨受邀在外交部就宏觀經濟形勢問題舉行吹風會,他直指,中國的政策微調增強了企業對宏觀經濟的信心,目前經濟顯示出正面轉變訊號和更明顯的企穩迹象,外部環境也有改善,對於經濟將在下半年保持積極動力,達到預期增長目標「充滿信心」。他又強調,中國債務佔國內生產總值(GDP)比率處於「安全區域」,地方政府債務問題在可控範圍內。

官媒淡化地方債危機

針對地方債問題,《人民日報》昨發表題為「地方債都轉化成資產,不會爆發危機」的文章,強調中國現在沒有爆發債務危機的可能,因為中國政府不是為消費而發債,這些債務一般都用於投資,屬於建設型債務,如果把這些負債和對應的資產聯繫起來看,有相當多的負債是還得起的。

對於近期市場再有機構發出的「中國經濟崩潰論」,工行(01398)董事長姜建清批評「有些人缺乏起碼的職業素養和專業精神,對經濟數據狡猾操縱,信口開河」,呼籲企業家要在經濟預測中發出自己的聲音,引導市場預期,因為與各類「預言家」相比,企業家的預期更貼近實際,更真實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