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上台後,把一潭死水經濟,搞得有聲有色,喻為超級推銷員的他,近期轉戰多國,緬甸無疑是重中之重,他大擲銀彈,拋磚引玉。

作為三十六年來首位訪問緬甸的日本首相,安倍出手闊綽,繼今年一月免除緬甸三十四億美元債務後,又再免債十七億四千萬,同時貸款約五億,援助逾十億,應用範圍,涵蓋基建、發電和能源輸配等,日本這般慷慨,相信連緬方也始料不及。

日本當然計過數,知道物有所值。安倍振興日本經濟,其中一個目標是把出口基建總額,至二○二○年推谷到三十兆日圓,環顧各國,還有哪個國家比緬甸更具發展潛力?緬甸幾十年來閉關鎖國,百廢待舉,單是興建公路,架設電網,耗資便很可觀。除了基建,日本在金融、通訊和服務業的技術和經驗,也是緬甸想要借助的。事實上,緬甸目前唯一證券交易所,便由日本協助建成。緬甸在舊都仰光附近佔地二千四百公頃的迪洛瓦經濟特區,亦由日本主理。

對日本來說,緬甸也是一個人力廉宜國家,製造業工人年薪僅一千一百美元,相比起來,這是越南的一半,泰國的六分一,日本企業在東南亞多國設廠,面對工人薪酬日增壓力,在中國設廠,除了人工問題外,還有中日領土糾紛,日資隨時成為被殃魚池,日本企業產地多元化,緬甸無疑是一個理想選擇。

當然,除了經濟合作,日本更想拉攏緬甸,制衡中國。目前日本只是緬甸第十一大投資國,而中國卻佔第一位,但中國在緬愈來愈不受歡迎,克欽密松大壩等工程引起強烈反彈,日本收買人心,假以時日,此消彼長,日本不難迎頭趕上。

日緬一拍即合,也有歷史因素。在一九八八年緬甸軍政府鎮壓民主運動,以及後來推翻大選結果,囚禁反對派領袖昂山淑姬後,緬甸受到西方制裁,但日本並未跟隨美歐做法,而是一直與緬保持貿易連繫,維持對話,更是對緬最大援助國,這份善意,對日本大舉進軍緬甸,有很大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