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粉信任危機 政府公信危機

內地黑心奶粉層出不窮,百姓信賴洋品牌而摒棄國產奶粉。這種心態的變化,實際上折射出民眾對政府管治無能的憤怒。奶粉的信任危機,已變成政府的公信危機。

據報道,在遼寧瀋陽黑心奶粉廠,無良老闆買入十多噸澱粉,取代價錢較貴、用牛奶提煉的淡奶粉,再混合蔗糖、麥芽糊精、精煉植物油及鈣、鋅、鐵等微量元素,準備生產奶粉和豆奶粉。而在此之前,浙江出現恐怖的皮革毒奶,以廢舊皮革製品甚至動物毛髮予以水解後,製成粉狀混入牛奶而成,以提高蛋白質含量,但帶有重鉻酸鉀和重鉻酸鈉等有毒物質,對新生兒健康有極大危害。

接二連三地出現問題奶粉,使中國媽媽們如驚弓之鳥,據最新的一項統計,全國七成左右的民眾不敢買國產奶粉,他們跨越千山萬水跑到港澳來購買洋奶粉,即便是價格高出許多也心甘情願,因為洋品牌意味着放心,而國產奶粉則意味着隱患甚至是疾病。

消費者對國產奶粉充滿了極度不信任的情緒,這並非是他們對於國產奶粉的拋棄,而是政府監管無能所招致的市場報復。國產奶粉公信力的喪失非在朝夕之間,消費者曾經一直以極大的耐心容忍着國產奶粉的質量問題,但政府監管非但不思進取,反而變本加厲地沉淪,直至被完全唾棄。

三聚氰胺 陰魂不散

百姓對問題奶粉深惡痛絕,曾經受到過的切膚傷害、仍然不時傳來的醜聞,都在提醒着百姓對於國產奶粉的戒備之心,這是一種深入骨髓的信心挫折。這種挫折感也蔓延到對政府的信任。三鹿奶粉事件之後,如果政府能夠痛定思痛,加強監管,強力掃蕩,斬草除根,徹底禁絕毒奶粉,怎麼會出現今日如此嚴重的奶粉危機!

但遺憾的是,三鹿奶粉廠雖然倒了,但三聚氰胺卻陰魂不散,在隨後的兩年中,三聚氰胺毒奶粉仍然不斷出現,很多還是三鹿毒奶粉廠當時尚未處理掉的奶粉原料,擴散到全國各地。更可怕的是,除了三聚氰胺之外,近日又出現皮革毒奶,這顯示政府的監管防線再次失控。

小小一罐奶粉,反映出政府的監管水平低劣。中國很多行業都與奶粉行業類似,譬如環保行業,先污染再治理;再譬如汽車行業,先賣車再治堵;還有殘疾童丐事件,政府熟視無睹。但凡關係到民生問題,政府機器就完全失靈,而關係到官員荷包問題時,個個即全力以赴。該幹的不幹,不該幹的亂幹,難怪老百姓對政府愈來愈失望,官民對立情緒與日俱增。

政府的公信是社會穩定的最後一道防線,如果類似的事件愈積愈多,民怨的洪流將徹底沖垮政府,根本毋須甚麼茉莉花革命。那時再仰望星空,流下的何止是兩行淚。